
彩色西塘
我們去西塘,是在上個星期三。每一個生于江南的人,對這樣的一個小鎮一定不陌生。
比如同里、烏鎮、周莊、甪直,它們或早或晚地,因一兩部影視劇出名,接著被旅遊開發,在我們的印象中,它們多少有點兒雷同:河道、石橋、碼頭、小船,以及白牆黑瓦。
這一天,由當地人帶著,我們在西塘的廊棚和巷道間穿行,越往深處走,心中越發詫異。這不是我想象中的水墨西塘。
眼前的它,是明亮的,溫暖的,棉質的,柔軟的,它是一種橘紅的色彩,是一種陌生卻充滿誘惑力的慵懶生活。在這一平方公里的古鎮上,一兩年間已生長出400多家客棧,機會每一間,都兼具著茶館和咖啡吧的功能,有軟軟的沙發和看得到河道的窗子,你隨時都可以停下來喝杯熱巧克力,和老板老板娘漫無邊際的吹一整天的牛,再去酒吧街上對飲到午夜。
西塘人對家鄉的描述是:生活著的千年古鎮。它不是景區,它是生活。
在這里,巨大的阿拉斯加獵犬在河邊散步,和中華田園犬相安無事的擦肩而過,一部老熟人的樣子。胖貓在屋檐上睡的睜不開眼,攝影師的長鏡頭伸過去,幾乎是抵住它的鼻子拍照,它都懶得轉一下臉。
有人說,西塘越來越像麗江,在這兒的人們都沾惹了悠閒和懶散。因為悠閒和懶散,美好的日子就顯得更美好,漫長的日子就顯得更漫長。
長租客:何必行色匆匆
幾乎在鎮上遇到的所有當地人都會告訴我們,這個時節,是一年中最淡的。更何況,還是個星期三。而我們看到的,卻是人擠人,散客的數量遠多于團隊,學生和小白領模樣的年輕人又是散客的主流。
這一天,巧克力客棧位于塘東街巷子深處的三間客房,有一間住了客人。而另一處位于獅子橋的獨院客房,則在幾天前被一個女孩長租下來,每天的租金談到200元,客人一住就是三個月,這樣一筆租金,便是近2萬。是什麼樣的房客,可以這樣長時間地停留在這里?
巧克力說,是個年輕的女孩子。
除此之外,他沒打聽過什麼,也替她擋掉了我們的採訪。
在西塘,有很多這樣奇怪的“過客”,他們散布在這400多家民間客棧里。人們不知道他們從哪里來,到西塘要做些什麼,見多了,也就失去了好奇心,不去打聽緣由。而那些客人,就這麼氣定神閒地住著。
又比如就在我們去的前一晚,另一位租客到他們的“緣來緣在”咖啡館來,選個角落坐著,一句話不說,只聽他們聊天。他不離開,他們也就不打烊,只管自家人一路聊下去。一直到淩晨兩點,客人站起來說,你們要休息了吧,我也回去了。
巧克力一家子也猜測過,這些客人甘願沉沒在小鎮單調的日常生活里,到底是為什麼?最浪漫的一種想法:是為了療傷吧?
當然,也有些人,像巧克力夫妻倆這樣,來了,住了,然後就盤下一家店面,自己做了老板。和傳說中麗江或者拉薩的故事很雷同,總是有身家不錯的都市白領前來,來了便不走,拋棄城中瑣事,來這里開家咖啡店或者小酒吧。過上一兩年,膩了,才挪窩,這一走,又不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