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政協密集調研獻策加快發展休閒旅遊產業

時間:2011-09-14 15:40   來源:人民政協報

  近日,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對省政協報送的《建設“山水浙江”發展休閒旅遊經濟》的調研報告給予高度評價並作出批示。這份調研報告,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了凝聚共識、加快發展、加大發展、科學管理、優化服務等方面建議。

  浙江的山水資源得天獨厚,山地和丘陵佔70.4%,河流和湖泊佔6.4%,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海島數量全國最多。山水之福,如何惠及百姓?今年初,省政協“山水浙江”調研課題啟動,省政協主席喬傳秀和省政協副主席盛昌黎、黃旭明、馮明光帶隊品讀浙江山水,啟開時尚之門。

  浙江境內多山,山多地少使地區經濟往往不甚發達。如何才能把山區的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因地制宜,發展生態休閒旅遊產業成為山區科學開發和跨越發展的新路徑。

  在麗水,調研組看到富有濃鬱民族氣息的畬鄉風情遊婚俗表演、山歌表演和農家餐飲,增強了生態休閒旅遊項目的體驗性和參與性。“盡管休閒旅遊的熱潮不斷興起,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大景區建設推進難度較大、國有林場機制體制改革滯後以及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等問題,讓麗水生態旅遊的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與競爭。”麗水旅遊部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美麗的西湖開始,沿著錢塘江向西經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至錢江源頭——開化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一脈碧水逶迤于錦峰繡嶺之間。“主城區內西湖熱門常熱,今年‘五一’假期遊客達135萬人;西溪、運河不溫不火,還沒有進入外地遊客來杭的必選菜單,多是本市居民在消費;錢塘江忽冷忽熱,除了觀潮節、煙花大會,錢塘江發揮的旅遊功能極其有限。”從事兼職導遊的旅遊愛好者小王說。對杭州周邊的江湖資源的探究,讓調研組了解開發利用江湖資源發展休閒旅遊方面的不足也看到了亟待挖掘的潛力。

  “浙江休閒旅遊業尚處在發展的起步階段。‘一流資源、二流開發、三流服務’以及盲目發展、無序發展的現象時有發生,‘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現象仍然突出。發展休閒旅遊業缺乏產業導向政策和相關制度法規,財政、稅收、信貸、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還不完善。在休閒旅遊產品設計和公共服務上,缺乏人性化、個性化、科學化、協調化,地方文化特色尚未充分挖掘。”省政協農業農村委員會負責人告訴記者。

  浙江省政協將“建設山水浙江,發展休閒旅遊經濟”列為十屆十九次常委會議專題協商議題。順應休閒時代的到來,把發展休閒旅遊產業擺上調整經濟結構、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戰略位置,改變休閒旅遊布局零亂、經營分散的局面,加快傳統觀光旅遊“造景收門票”向山水休閒旅遊“造境惠民生”的轉變。適應休閒旅遊發展的要求,有效解決各類規劃各自為“規”,發展布局各自為“陣”,資源配置各自為“營”,部門力量各自為“戰”等問題,促進工作領域向休閒旅遊擴展,管理體制向休閒旅遊延伸,扶持政策向休閒旅遊傾斜,基礎設施向休閒旅遊配套,全面推進休閒旅遊環境的改善、規范的制定和服務的保障。建立發展休閒旅遊專項資金。進一步落實帶薪休假制度。串點成線,串線成片,連片成面,有重點地集中發展、差異發展、錯位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環境優良、便利順暢、安全實惠的休閒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滿足高、中、低不同消費層次的消費需求……常委會議上,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省政協開出帖帖“高”方。

  浙江省常務副省長陳敏爾率相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建設‘山水浙江’專題協商會議的成果有很多內容與自己分管的工作有關,我將積極運用,認真落實。”陳敏爾說。

  以“山水浙江”建設為契機,浙江轉型升級之船又一次駛入新的航道,正穩步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記者 李宏 鮑蔓華)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