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免費並非賠本“買賣” 做強旅遊經濟需遠見

時間:2011-09-07 14: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據報道,今年上半年,南京市接待國內遊客3433萬人次,旅遊收入483億元,均創新高,其中主要旅遊景點實現營業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23.5%。

  南京的旅遊火爆,得益于景區免費的巨大吸引力。數據顯示,目前南京免費開放的景區達64個,佔全市旅遊景區70%以上。免費旅遊的“發散效應”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流、客流和消費流,如門票免費後中山陵上半年接待遊客467.9萬人,同比增長86.9%;免費後的玄武湖接待遊客384.3萬人,同比增長4.5倍,雖然門票收入為零,但園區其他營業收入卻猛漲97%。

  不難看出,景區門票免費有著巨大的“吸金”能量。據專家分析,旅遊產業鏈效益約為門票價值的7倍左右,包括食宿、交通、購物,以及間接創造的社會財富。免費旅遊勢必吸引更多的外地遊人,延長遊客在城市逗留時間,期間消費給當地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超過門票價值。

  在2002年,杭州西湖風景區就敞開大門迎接遊人,至今西湖沿岸76處景點中已有71處免費開放。2010年西湖遊客突破5000萬人次,在杭州消費近900億元,兩個數字都是過去“收費西湖”的3倍多,而門票損失每年僅有3000多萬元。不僅如此,遊客大量增加還促進城市就業,免費又讓杭州賺來了好名聲、好口碑,城市形象得以提升,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可見,景區免費並不是賠本“買賣”,這啟示我們做大做強旅遊經濟要深謀遠慮,敢于走出“門票經濟”的窠臼。資料顯示,美國一張全國國家公園通用年票只有50美元,意大利最貴的景點門票只佔國民人均月收入1%,相比較,我國一些景點的門票已經“高處不勝寒”,一些城市還是眼睛緊盯門票,動輒就漲價。因此,對于南京和杭州的景點門票免費措施,筆者以為這是一種超越“門票經濟”來發展旅遊經濟的好思路,富有遠見,值得提倡。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