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文昌特色遊:八門灣綠道7主題引人入勝

時間:2011-08-26 14:15   來源:海南日報

  海南省文昌市充分挖掘特色旅遊資源,今年剛建成的八門灣綠道主打七大主題:紅樹林景觀綠道、沿灣生態休閒綠道、農家人文休閒綠道、史跡文化體驗綠道、鄉村郊野景觀綠道、漁村風情體驗綠道、椰海風情綠道。

  建設文昌特色綠道

  在海南建設國際旅遊島、文昌建設航天發射場、航天主題公園的宏觀背景下,自去年省委、省政府組織考察廣東省增城綠道後,文昌市委、市政府再次組織幹部隊伍前往廣東認真學習綠道建設經驗。

  該市根據文昌市八門灣“海、河、港、灣、林”的自然資源和“僑鄉風情”的人文旅遊資源特色的實際,提出建設具有文昌特色的八門灣綠道。

  說幹就幹。為加快八門灣綠道建設步伐,八門灣綠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成立,由1名常委擔任組長,市住建局、規劃局、交通局、林業局和文城、東閣、文教、東郊四鎮、市旅控公司等具體組織八門灣綠道建設工作。

  去年9月,八門灣綠道開始啟動規劃與建設。該市克服了去年10月特大洪澇災害的影響,歷經半年時間建成這條綠道。據了解,八門灣綠道跨越文城、東閣、文教及東郊四鎮,一期建設總長54公里,其中主線為45公里,支線為9公里。綠道途經22個行政村、涉及106個村民小組,5894戶25870人。

  據介紹,綠道整體結構為一帶五核,一帶即八門灣的自行車道主線,五核是文城紅樹林生態休閒區核、東閣農家樂娛樂區核、文教田野風光休閒區核、東郊漁村風情區核及椰海休閒區核。

  文昌市旅遊委主任薛向文介紹,八門灣綠道的建成已成為文昌市旅遊的新熱點,成為該市重要的旅遊基礎設施。為給遊客、市民提供優質服務,綠道沿線布置一級服務區有11個,滿足遊客遊覽騎行途中休憩、補給、換乘的需求,為綠道配套設施的集中設置區。

  目前,綠道服務區已完成10個一級驛站建設並將投入使用。綠道沿線已完成3個農家樂建設,已具備一定的接待能力。同時,三個服務區(驛站)發動村民合作建設完成首期110間農家客棧。其中,文教鎮水吼驛站客棧已開始接待旅行社遊客。

  七大主題引人入勝

  八門灣綠道串連灣區特色景觀資源,著力打造七大主題綠道:紅樹林景觀綠道、沿灣生態休閒綠道、農家人文休閒綠道、史跡文化體驗綠道、鄉村郊野景觀綠道、漁村風情體驗綠道、椰海風情綠道。

  紅樹林景觀綠道:紅樹林景觀綠道主要經過紅樹林濕地,在少數地段通過架設木棧道選擇穿越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大部分地段選擇沿紅樹林保護區邊界區通過,使人能近距離接觸、觀賞紅樹林,但又能保護紅樹林。

  沿灣生態休閒綠道:沿灣生態休閒綠道鄰近八門灣岸線,以濱水景觀和豐富的濕地植物景觀為主要特色,綠道建設主要是體現八門灣秀麗的水域風情、岸線周邊的紅樹林等濕地植物景觀。該類型綠道主要用于自行車休閒,步行休閒及科普教育。

  農家人文休閒綠道:農家人文休閒綠道主要是沿修建比較完善、保護較好的自然村落選線布局,依托現有村路、林間小路,以展現居民建築以及農家日常生活場景為特色,注重體現當地特色建築以及安居樂業的生活面貌。

  史跡文化體驗綠道:史跡文化體驗綠道主要是選擇經過當地的宗祠、娘娘廟以及古墓葬等歷史文化資源地段。通過這些寄托人們願望的傳統公共建築,結合當地的一些傳統民間活動、名人名事及當地傳說,向人們展示文昌人文歷史及漁民的精神世界。

  鄉村郊野景觀綠道:鄉村郊野景觀綠道主要是經過大面積農田、菜地以及濕地景觀。在騎行過程中下車就可以直接觀賞成塊碧綠的田野、菜地、水面、樹林、魚塘,以及田埂田邊自然生長著無數棵木棉樹、椰子樹、鳳凰木。

  椰海風情綠道:以椰海為主題的綠道主要選擇在東郊鎮,該地段椰樹生長高大,樹影婆娑,枝幹挺拔,適宜于自行車騎行,是體現熱帶椰林風光的重要地帶。

  漁村風情體驗綠道:漁村風情體驗綠道主要是位于蝦塘魚塘的塘堤上,以大片蝦塘魚塘景觀,養魚蝦、捕魚蝦等漁民活動為特色,綠道著重體現文昌整齊開闊的蝦塘景觀及豐富的漁家文化。

  8月23日,記者一行體驗了一把綠道之美,真切體會到七大主題綠道步步皆景,處處是畫,或騎行或步行,置身其間令人心曠神怡。(記者 吳棉 許春媚 特約記者 許環峰 通訊員 黃茲志)

編輯:陳葉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