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5萬公斤的鮮桃“坐”著車子進城,走進杭州、上海、寧波等地的水果市場。眼看著這幅“桃子下山圖”,富陽半山村黨支部書記汪天平的心里,還在描繪著另一張更加壯觀的“山上圖”——撥撥的遊客來到半山,看桃花、吃桃子、玩農家樂。
半山村擁有4000余畝桃園,是全省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桃花源”。這里的桃子果型大、色澤好、口感清脆、果汁鮮甜,只可惜養在深閨,花開花落也只是小山村的一個農時。為了幫村民賣桃子,從2004年起,當地每年3月底4月初都會舉辦桃花節,使半山鮮桃一炮打響。
近日記者上山,沿路桃香四溢。趕早的村民,正忙著把新採摘下來的鮮桃運往各自的合作社。半山共有5家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有統一技術培訓和生產標準,收獲的鮮桃還要經過統一分揀、包裝,統一運往市場銷售。這兩年,“艷紅牌”和“半山牌”鮮桃還陸續榮膺浙江省精品水果金獎。果農老汪給記者翻看手中賬本,樂呵呵地說,一般的桃子每公斤12元,被選作精品桃的就更值錢了,一個就能賣到10元。
朵朵桃花,賣紅了半山的桃子,還帶旺了山村的生態旅遊。“春天可以賞花,夏秋可以摘果。最重要的是,感受一下這里世外桃源般的景色。”杭州遊客小李說,這已是她連續第二年到半山村了,這次打算好好品嘗一番這里的農家菜。每年3月底到10月底,是半山村的旅遊旺季。汪天平開玩笑說,前幾年,村里辦桃花節還專門花大價錢請阿牛、蔣大為等明星來捧場,這兩年都不敢請了。“原來怕來的人太少,現在就怕來的人多。”
來的人多了,村里人的心思也開始活絡,不光想著賣桃子,而是開始想著怎麼賣生態。這兩年,半山村借著發展特色村的機遇,多方籌措資金,在村口建起了旅遊集散中心、停車場,大大方便了遊客出行。村里原有的竹林、山塘水庫、石板路也都被利用起來,供遊客挖筍、釣魚、爬山,體會農家生活,新建的石質牌坊、倣古戲臺更是為小村增添了幾分文化味。
現在,半山村共有28家農家樂,年接待量要達到四五萬人次,還先後挂上了“浙江省農家樂特色村”、“浙江省二星級鄉村旅遊點”等牌子。隨著越來越多桃子下山、遊客上山,村民的錢袋子也日漸鼓了起來。汪天平對記者說:“桃子是一年比一年種得多,卻是一年比一年好賣。而且,隨著‘桃花源’名氣越來越大,說不定將來賣桃‘主業’會變成‘副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