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抵達福州出席“全國生態(社區)博物館研討會”的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昨日在福建有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參觀了曇石山遺址博物館、臺江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在他參加活動的間隙,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聊福建:“多樣性是福建文化遺產資源的最大特點”
“福建絕對是名副其實的文化遺產資源大省!”單霽翔說,與其他省份比,福建文化遺產資源最大特點就是多樣性。無論是佔全國總量八成的涉臺文物、豐富的水下文化遺產,還是三坊七巷、鼓浪嶼、馬尾船政文化等一批重要景點,均獨具地域性與自我特色,在中國文化體係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近年,單霽翔多次在福建演講,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昨日,他再次強調,文化遺產保護最大的原則就是讓保護的成果惠及民眾。“在與福建各級領導的溝通中,我有一個體會,福建省委、省政府很重視文化遺產資源的保護,也一直創造著放在全國有典范作用的保護經驗。”單霽翔說,福建文化遺產保護對于福建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于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經展現出很大的促進作用,今後這一促進力還會更強大。
聊三坊七巷:“為全國提供可借鑒的樣本”
單霽翔非常喜愛三坊七巷,曾評價說“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它是全國最好的歷史文化街區”。正是在他的建議下,《福州市三坊七巷文物保護規劃》升級為《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遺產保護規劃》;全國首個真正意義的社區博物館也在三坊七巷建成。“經過幾年努力,三坊七巷有了可喜變化,凸顯出福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文化特色,應該說已經成為全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一個典范。”昨日,單霽翔強調,三坊七巷的修復保護工作,為全國其他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樣本。
聊朱紫坊與上下杭:“震撼!”
7月,單霽翔參加了朱紫坊歷史街區保護規劃評審;昨日,在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陪同下,他又參觀了臺江的上下杭街區。對于這兩個街區,他用了“震撼”一詞作為評價,他表示,“放眼全國,一座城市中心區域能有如此規模的,並且歷史、建築學、藝術價值均如此重要的建築群,真是非常少見。”
他建議把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打造,“特別是三坊七巷與朱紫坊,應該變成一個整體的文化遺產區。”他提出了一個“兩山兩片兩塔”的概念,“要對三坊七巷,朱紫坊,烏山、于山歷史風貌區,烏塔,白塔,安泰河進行成片區保護,將富有文化底蘊、地域特色的景觀串聯在一起,使之真正成為大家了解閩都歷史、品味閩都文化、傳承閩都文脈、彰顯福州城市特色的一個名片。
昨日,單霽翔還建議朱紫坊應盡快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街,跟三坊七巷一起納入國家級別的保護。
聊申報世遺:“保護路子走好了,申遺路子也就平坦了”
上月,在與省長蘇樹林會談時,單霽翔明確表示,國家文物局將與福建省政府共同推進鼓浪嶼申遺。
昨日,單霽翔再度與記者聊起申報世遺,此前福建土樓申遺成功後,土樓的知名度、地方政府與老百姓對土樓保護的熱情均得到了很大提升。對于廈門鼓浪嶼、福州三坊七巷等項目的申遺,單霽翔說,“只要保護的路子走好了,申遺的路子也就平坦了。”
記者手記
“他是一個福建文化通”
“您還記得到過福建多少次嗎?”面對記者的這個問題,單霽翔笑了,略作思考,他回答說,“這恐怕記不清了,至少20多次!”省文物係統一工作人員也說,單局長這幾年經常到福建,對于福建的文化遺產資源與保護現狀,單局長如數家珍,算得上是一“個福建文化通了!”
記者簡單查詢了一下,單霽翔今年已4次考察福建。“福建這幾年文化遺產保護取得非常可喜的成績,應該給單局長記上一功。”23日,參加全國生態(社區)博物館研討會的一專家與記者聊天時直言,“三坊七巷的保護就與單局長的直接推動分不開,他是你們最好的代言人了!”(記者 練仁福 肖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