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國遊客眼中的黑瞎子島:如江南水鄉

時間:2011-07-21 09: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日淩晨2點30分,在中國大地還處于黑夜之中,位于黑龍江省東部撫遠縣的天空開始泛白,這里的黑龍江江面上有了漁船的馬達聲,當地漁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3點左右,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在撫遠縣烏蘇鎮的太陽廣場,最先看到中國大陸升起的第一縷陽光。出船的漁民回到了岸邊,將捕撈上來的新鮮魚類賣給當地小販。

  漁民們說,等到秋季時,江中的大馬哈魚碩大肥美,會給他們帶來不菲的收入。而黑瞎子島回歸後,原本為界江的撫遠水道,現在也變成了中國的內河,擴大了漁民們的捕魚面積。

  這是黑瞎子島回歸後給當地漁民帶來的好處之一。自2008年10月,中俄兩國劃定邊界,俄羅斯將黑瞎子一半歸還給中國,關于黑瞎子島的開放開發一直被關注,很多中國遊客都想上島參觀,揭開這個神秘之島的面紗。

  20日一早,舉行簡短的儀式之後,首批中國遊客向黑瞎子島出發。旅行團從撫遠縣城出發,經撫通公路,到達烏蘇里江邊的東方第一哨。這里原本是中國大陸的東端,黑瞎子島回歸,中國的“東極”便移到黑瞎子島上。

  烏蘇里江邊的太陽廣場是中國大陸距離黑瞎子島最近的地方,也是黑瞎子島旅遊景點之一。在廣場上可清晰地看到江面上中俄兩國的分界,對岸俄羅斯小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2008年10月,黑瞎子島回歸時,記者到這里採訪見太陽廣場還是一片淺灘,為方便出船捕魚,漁民在此搭建臨時住所。不過現在這些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具有中式建築風格的廣場,四周中式亭榭圍繞,中間以“東”字為原型創作的巨大雕塑屹立其中。來自湖北的建設者告訴記者,這個廣場目前完成80%的工程,只用了一年的時間。

  站在廣場上,可清晰地看到對岸、俄羅斯在黑瞎子島的教堂,教堂的右側是俄羅斯的領土。中國正在修建的通往黑瞎子島上的烏蘇大橋正在施工。在新建大橋落成之前,上島需要通過臨時搭建的浮橋。導遊告訴記者,現在的浮橋主要是方便往島內運輸建築材料。新建的烏蘇大橋將在2012年10月完工。

  通過浮橋,正式進入黑瞎子島,島內的道路交錯,大部分是臨時設施,部分主幹道已經完成路基建設,路面坑洼不平,汽車顛簸不已,這些卻阻擋不了遊客們滿懷期待的熱情。

  新建的濕地公園,還沒有完成全部工程,水面鋪設的木棧道可滿足觀光需求。公園內,藍天白雲倒映水中,水上浮萍飄動,岸邊的樹木蔥鬱,不時有鳥叫聲傳來,倣佛置身江南水鄉。

  除了初具規模的濕地公園外,島上的其他設施正在建設中。一棟北大荒生態園中先期建成的大樓已被用作餐廳,接待當天上島的首批遊客。而另外的建設工地,各式塔吊矗立,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並希望盡快趕出工期,方便遊客上島旅遊。

  從北大荒生態園出來後,經過島內的公路,來到島內北側的259號界碑,這是島上最後設立的界碑之一,也是2008年兩個領土交接的紀念地。界碑周邊設置了臨時隔離帶,駐守官兵說,界碑的另一邊是俄羅斯,設置隔離帶是為了防止遊客誤入俄境。這些遠到而來的遊客爭相在界碑前攝影留念。

  從這里出來,直接搭乘江邊停靠的渡輪,開始環遊黑瞎子島。黑龍江面上波浪翻滾,不時有飛鳥飛過,中俄兩國的船只不時在江面穿梭。兩岸風景如畫,30公里的航路,行駛將近兩個小時,而時間如身後的風景般,飛快掠過。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