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安,無須暢想,這是一部題材豐富、內容殷實的歷史文化之旅。
但鑒于遊客對一地文化了解的不足,在人文古跡旅遊中,遊客常常很難體會到,這些布滿灰塵的文物,曾經代表光輝燦爛的文化,它們的背後有著風雲變幻的傳奇故事。
為了讓遊客更多地去讀懂這些文化,在人文古跡的旅遊開發中,需要給遊客以文化和情感的導入,用輔助性的文化產品豐富旅遊項目,讓遊客在發現更多旅遊興奮點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體驗人文歷史的厚重與精彩。
“不盡溫柔湯泉水,千古風流華清宮。”華清池,當年楊貴妃沐浴的地方,如果說只有幾口湯池,恐怕早就讓人們看煩了,斷了再去的念頭。但在記者採訪期間,排隊等候購買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門票的遊客,蜿蜒在華清池外,排隊超過1公里。一位日本遊客為了看《長恨歌》,已經在臨潼呆了10多天,她的翻譯告訴我們,因為日本人也很喜歡唐文化,而她更是喜歡楊貴妃,因此每天晚上都來看《長恨歌》。展示在她眼前的絢麗歌舞和大唐勝景,讓她感覺自己也回到那個朝代。
如今,陜西的歷史文化旅遊發掘依然在有序地進行著。各個朝代的歷史,都是一筆豐富的財富,讓他們受益無窮。
陜西省旅遊局表示,未來他們還有10個重點打造的方向,以此來豐富當地的旅遊,包括:臨潼兵馬俑秦文化、大唐文化、法門寺的佛教文化、寶雞的周文化、鹹陽的帝王陵旅遊、延安的紅色旅遊、未央區的漢文化旅遊、榆林的大漠風情、渭南的華山民俗文化和秦嶺生態旅遊等,將有更多精品項目奉獻給世人。而深挖文化,讓文化來激活旅遊,將成為他們一直沿用的獨門技法。
記者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