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旅遊局倡議5月19日"旅遊日"當天景區免門票

時間:2011-04-19 09:42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近日,國家旅遊局對外發布,中國旅遊日確定在5月19日,中國旅遊業終于有了自己的節日。國家旅遊局表示,倡議全國各主要景區在每年的5月19日推出免門票或打折優惠,為廣大旅遊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

  日期確定源于徐霞客

  在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祝善忠解釋說,5月19日是《徐霞客遊記》的開篇日,在文化內涵上與旅遊聯係密切。他透露,此前,將3月30日(徐霞客首次出遊日)定為中國旅遊日的呼聲也很高,但5月全國大部分地區正值仲春和暮春,更適合旅遊,因而公眾普遍對這個日期較為接受。

  記者了解到,中國旅遊日並不是國家法定節假日。法定假期需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目前不在考慮范疇,設立中國旅遊日的主要目的是確定一個全國旅遊的活動日、宣傳日,從而提高公民的旅遊意識,讓社會各方面更加關注和重視旅遊業發展,不斷優化旅遊發展環境,積極促進旅遊消費,推動旅遊業發展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並帶動第三產業發展。

  國家旅遊局綜合協調司司長張堅鐘透露,目前初步設想是倡議全國各主要景區根據自身情況在5月19日當天提供免票或打折的優惠措施。目前,《徐霞客遊記》開篇語提及的浙江寧波市寧海縣已經做出積極響應,由于中國旅遊日對寧海有重要意義,已確定從今年開始,每年5月18日至20日該縣所有景區全部免票,寧波市其他景區也會推出不同幅度的優惠政策。

  設立旅遊日將激發國民旅遊熱情

  中國旅遊日日期確定,長期關注此事的旅遊從業者終于可以開懷慶祝,中國旅遊業有了自己的節日。北京海洋國旅負責人王波表示,我國有護士節、記者節、教師節,設立中國旅遊日對旅遊從業者來說是一種激勵,彰顯了目前旅遊業的經濟地位,不僅旅行社、景區等行業會從中受益,也會給遊客帶來多種好處,每年的中國旅遊日將成為遊客和旅遊從業者共同的節日。

  有網友建議,中國旅遊日不應僅僅是遊玩的日子,更是恢復中國古老旅遊傳統的日子,要舉辦遊園等多種活動,這也符合目前旅遊休閒的發展方向。也有遊客對中國旅遊日不能放假而感到失望。“既然是旅遊的節日,如果放假豈不是更好。取消了一個黃金周,用中國旅遊日放假來代替該有多好。”北京的王小姐認為,目前全年的節假日集中在下半年,上半年的長假偏少,每年的十一黃金周旅遊都非常緊張,本來是旅遊放松,結果成了旅遊受罪。她希望中國旅遊日能有更多的具體措施,如果僅僅是宣傳日,對消費者來說沒有實際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中國旅遊日的設立將規范旅遊市場的政策落到實處,讓消費者真正得到旅遊的享受。

  目前,國家旅遊局已經開始今年首個中國旅遊日活動的籌備,主會場初步確定在浙江寧海。屆時全國主要的旅遊城市和景區將舉辦各種活動,為遊客帶來歡樂的節日慶典節目。

  旅遊日也應是遊客權益日

  記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旅遊界人士即提出設立中國旅遊日,並有三月三,清明節,徐霞客紀念日,孔子、李白、杜甫等名人出遊紀念日,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有關旅遊重要談話日,世界旅遊日等多種選擇,最後綜合各種意見,確定了目前的日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劉德謙教授長期關注中國旅遊日設立的工作,他認為中國旅遊日對于消費者、產業從業者、政府相關部門是一個整合旅遊業豐富資源的好機會,旅遊者可以通過旅遊日的普及和宣傳獲得更好的消費體驗,獲得真正的休閒享受和快樂,從業者可以通過這個節日進行自我教育、提升業界榮譽感,重視產品的服務質量和互動參與性,並在景區舉辦相關普及和優惠活動,拉動地區經濟增長,對于地方政府部門來講,通過旅遊日的引導逐步實現產業升級,同時也可以分散長假帶來的巨大壓力,改善旅遊消費環境。

  資深旅遊專家張慧則認為,中國旅遊日是旅遊宣傳的節日,一定要注意中國旅遊日的特殊意義,不能只關注拉動消費,而要注意文化內涵。他說,每年開春各地都會舉辦各種活動,發放旅遊消費券、舉辦各種旅遊節,商業氣息過于濃重,“今年是中國文化旅遊年,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許多遊客只是到了景區走了一圈,對其文化內涵所知甚少。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是互相交織的,即使是自然景觀也有人文內涵,只看風景、只注重物質享受是一種偏頗。期待通過中國旅遊日的宣傳讓遊客深入到旅遊的真正精神內核。”

  任何節日都離不開廣大民眾的關注和參與,中國旅遊日不能變成官方節日,也不能變成空洞的旅遊宣傳日,而要成為解決遊客反映問題的重要日子,例如門票價格高,強迫購物,餐飲、住宿宰客等問題。多位消費者在記者採訪過程中都希望,中國旅遊日的設立能夠成為改善國內旅遊環境、提高旅遊服務水平的契機,給消費者多一個解決問題的渠道。

  ●相關鏈接

  國家旅遊局確定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

  4月12日,國家旅遊局舉行中國旅遊日新聞發布會,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徐霞客遊記》開篇日)被確定為中國旅遊日。

  據了解,設立中國旅遊日工作從2009年12月4日正式啟動以來,經歷了徵集方案、組織論證和提請審議3個階段。其間國家旅遊局共收到2010年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和提案11份;各級黨政機關和個人來函150份;通過新浪網公開徵集的有效選票91.8萬張。今年4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為中國旅遊日。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祝善忠說,將5月19日《徐霞客遊記》的開篇日確定為中國旅遊日,在文化內涵上與旅遊聯係密切。徐霞客是我國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徐霞客遊記》既是係統考察祖國地貌地質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繪華夏風景資源的旅遊巨篇,在國內外具有深遠影響,在時間上具有旅遊的普適性,其時,全國大部分地區正值仲春和暮春,是旅遊的黃金季節;在認識上具有廣泛共識,無論是政府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還是專家學者、普通百姓,都對這個日期較為接受;在工作上有現實的基礎。

  據悉,今年首個中國旅遊日活動正在籌備中,下一步國家旅遊局和全國旅遊行業將認真做好後續係列工作,廣泛徵集中國旅遊日標志、口號,啟動面向公眾的宣傳;部署開展首個中國旅遊日活動,研究制定促進中國旅遊日活動常規化發展的措施。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