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初,長三角地區首條通達非洲的定期航班航線即將在杭州開通。業內人士認為,杭州機場開闢通達非洲的國際航線,是浙江省在航空運輸領域落實中非友好合作的重大舉措。且該航線還擁有第五航權,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線通三國”,便利長三角、印度、非洲三地間的交流和往來。
記者今天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獲悉,杭州—新德里(印度)—亞的斯亞貝巴(衣索比亞)定期航班航線計劃于2011年5月3日開通。杭州將成為繼北京、廣州之後中國內地第3個中非通航點,借助埃航在亞的斯亞貝巴的博樂國際機場的便捷轉机,杭州始發可通達衣索比亞國內17個航點、非洲40多個航點。
值得一提的是,因該航線擁有第五航權,即從杭州出發的旅客、貨物可以在航班經停的第三國城市(新德里)上下飛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線通三國”。
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市場拓展部總經理潘寧宇表示,長三角地區旺盛的航空客貨運輸需求以及發達的地面交通運輸網路,為該航線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前景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2010年浙江省對非洲進出口貨值為129.8億美元,出口貨值和進口貨值同比上升36.6%和22%;對印度進出口貨值75.8億美元,出口貨值和進口貨值同比增長41.8%和33.4%。
另外,非洲也是浙江省在海外投資的重點地區,2010年浙江省對非洲直接投資額近1.5億美元,在建項目50個。此外,去年非洲旅客赴浙江人次呈現27%的增長,同時非洲和印度也一直是中國出境旅遊極富增長潛力的新興市場。
據了解,第五航權在各種航權中屬於較複雜、也是內容最豐富、最具經濟實質意義的航權。它是對航權對等原則的顛覆性突破,相當於允許他國飛機還可以獲得本國與第三國之間的航線客源與貨源,讓本國航空公司飛往第三國的航線客源與貨源受到分流與競爭。(記者 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