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應急工作已經破題,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在業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完善旅遊應急體係的工作還任重道遠,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這需要全行業和衷共濟,也需要社會各方鼎力支持
“十二五”剛剛開局,我國者就在境外接連遭遇多起旅遊安全事件,僅春節黃金周期間,就有埃及局勢動蕩、澳大利亞颶風、美國暴風雪3個突發事件,共涉及我出境遊團隊約343個、6110名遊客。“3·11”日本大地震發生時,我國有超過5000遊客在日本。所幸的是,在相關部門和企業的積極努力下,所有經歷這些突發事件的遊客全部平安返回。雖然這幾次境外涉旅安全事件均得到妥善解決,但旅遊安全問題再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十一五”期間,成功處理多起涉旅突發事件的豐富實踐提升了全行業應急處置能力。近年來,旅遊行業經歷並應對了各種各樣的涉旅突發事件,發生在境內的有雨雪冰凍災害、拉薩“3·14”打砸搶燒事件、“5·12”汶川大地震、烏魯木齊“7·5”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發生在境外的有遊客滯留泰國事件、上海旅遊團在美發生的7死10傷重大交通安全事故、臺灣蘇花公路坍塌致使20名大陸遊客遇難等。通過這些工作實踐,旅遊應急體係加快建立和完善起來。與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相比,國家和地方各級旅遊局將旅遊應急工作放到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來抓,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各地旅遊安全保障法規、標準不斷出臺,預案體係的框架已初步形成;旅遊安全保障的體制機制逐步搭建,旅遊保險功能逐步發揮,旅遊安全及應急隊伍建設越來越受到重視;旅遊安全投入逐步加大,旅遊安全設施設備逐步完備;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境外合作的旅遊安全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十二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涉旅突發事件在旅遊業發展中將在所難免。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世界第三大入境旅遊市場和亞洲最大的出境旅遊市場,中國公民的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擴大到140多個。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將達到33億人次,入境旅遊人數將達到1.53億人次,出境旅遊人數將達到8300萬人次。龐大的市場規模與種種的不確定性,都增加了涉旅突發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一方面,中國遊客的旅行半徑越來越大,足跡遍布五湖四海,出遊方式逐步散客化和多樣化;另一方面,包括旅途中的交通安全,目的地的政局、治安、自然災害、公共衛生,景區的自然條件與設施等在內的安全隱患多不可控性愈發凸顯。“十二五”是實現旅遊業兩大戰略目標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們建設世界旅遊強國的重要時期,完善旅遊應急機制對于推動旅遊產業又好又快發展至關重要。只有做好旅遊安全工作,真正樹立經得起考驗的“安全的旅遊目的地”形象,才能維護良好的國家形象,使旅遊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也只有真正讓廣大旅遊者放心,才能體現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更加滿意”。
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在旅遊應急方面還有大量工作要做,旅遊安全保障尚待加速健全。目前從國家到地方已基本建立起旅遊應急預案框架,但發展尚不均衡。國家部門一級的應急反應和部門聯動較快,省市以下建設參差不齊,基礎性的建設還有較多空白;旅遊安全信息披露、風險信息提示、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制度已經基本形成,但有些地方仍存在事故瞞報或滯後報告的現象,不利于第一時間採取有效應對措施;旅遊應急還以行政性動員為主,由專業的救援機構實施的商業性救援尚處探索中;行業協會的作用發揮不夠,幫助旅遊企業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的空間還很大;旅遊安全保障仍以“應急”為主,多數舉措屬于應急反應和非常之舉,有效的日常安全保障建設還不足,旅遊安全事故防范和安全保障遠沒有上升到標準化管理、法律法規保障階段。
當前,加強制度建設和基礎工作是積極應對各類涉旅突發事件的理性選擇。一是各級旅遊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應急工作的要求,真正形成自上而下的旅遊安全應急體係,推進旅遊安全標準化建設;要廣泛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覆蓋全國的旅遊團隊統計監測體係,為緊急情況下的旅遊救援提供有效可靠的決策依據;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上下聯動、部門協作、區域及境內外合作,形成信息暢通、協調有力、應對高效的旅遊安全保障工作機制。二是旅遊企業要發揮安全應急的基礎性作用。特別是旅行社對遊客的安全責無旁貸,要在日常的經營中將安全意識落到實處,從服務流程上把好每一道關,不留隱患;要把好全陪、領隊,特別是出境遊領隊的資質關,領隊一定要有過硬的語言溝通能力,熟悉目的地的各種情況,有處理緊急情況的豐富經驗;要開好行前說明會,把出遊安全作為重要內容對遊客宣講,盡到指導、提示的責任。要有專業的人才儲備,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派出熟悉當地法律的人員前往協調解決,最大限度地保障遊客利益。三是行業協會應發揮聯合相關部門抗禦涉旅突發事件影響的橋梁紐帶作用,如組織相關企業專門針對因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問題進行磋商,盡可能兼顧到各方利益,研究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並探索形成工作機制。四是遊客要提高安全意識,切實珍惜生命,了解保障旅遊安全的基本常識,遇到突發事件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提高對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並增強購買保險的意識。
我國旅遊應急工作已經破題,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在旅遊業大發展的新形勢下,完善旅遊應急體係的工作還任重道遠,有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要做,這需要全行業和衷共濟,也需要社會各方鼎力支持。(金啟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