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3.15,各行各業的黑榜如雨後春筍般浮出水面,最牛的當屬央視3.15晚會的超級大揭黑,假貨年年有,今年天天新。對于旅遊業來說,大部分旅遊黑榜雖是老生重談,但屢禁不絕,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零負團費”惹的禍。
出境遊普吉“自費”很無奈
去年12月,洛女士參加了某旅行社組織的普吉7日“豪華休閒遊”,她覺得很劃得來:“5000來塊,包大小PP島、珊瑚島、攀牙灣,而且完全沒得強制自費喲!”
可是回來後,她就變成了“怨婦”:“ 真正旅遊的時間其實只有五個白天,前兩天都在什麼莊園、大象園里,腳都沒沾過沙灘地。說是沒有小費,可導遊每天都要求我們在枕頭下放20泰銖,走的時候還要‘集資’給司機小費。號稱遊大小PP島,到了船上才知道,小PP島只能坐船‘環遊’,上島還得一人交1300元……”人家的確沒強制你自費,可如果不去小PP島、芭東夜市這些最經典的旅遊地,這個普吉遊算是泡湯了大半。最讓她啼笑皆非的是,當團里的老人吼著不去自費遊小PP島時,本來和顏悅色的導遊突然變臉,撂盤子不幹了。直到他們講好價後,導遊才神秘“歸來”。
“重慶出境遊投訴最集中的地方,便是普吉。”謝東稱,普吉遊是出境遊中性價比較高的一條線路,四五千元,海景優美。可是正因如此,旅行社大肆攬團,團費偏低,而在國外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也就是很多“機關”,讓遊客防不勝防。回來後,不少人憤而投訴。“組團時,遊客佔強勢,旅行社處弱勢;旅遊中,就是旅行社佔強勢,遊客處弱勢了。而旅遊結束後,遊客又重返強勢,在這種心理落差下,遊客當然會怨聲載道了。因此,理性出遊,是遊客避免遭遇旅遊陷阱的根本之道。”
購物遊港澳投訴最集中
葉女士心情很糟糕:本想好好去購物天堂———香港好好玩玩,誰知道在名表店購買的6000多元項鏈和錄像機,回到重慶後被很多朋友說是“Y貨”。于是,她向旅遊社提出了退款,可香港方面回復,商品有了劃痕,如果非要退貨,必須承擔三成左右損失。
香港旅遊業議會有規定:入境團隊購物實行6個月100%退款保障,但前提條件是商品沒有損壞也沒有使用過。而葉女士委托旅行社辦理退款時對商品沒有進行外觀檢查,以致無法確定損壞何時產生。
“這種情況無法確定責任,最後只能旅行社與遊客各打五十大板,各自承擔一半損失。”市旅遊執法大隊投訴科科長謝東告訴記者,去年,重慶購物遊投訴最集中的旅遊目的地,便是港澳。而低團費出遊,正是造成這種現象的重要原因。“低團費出遊,遊客的旅遊消費以及地接社的利潤、稅金、導遊服務費等,肯定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通過降低服務標準、擅自增減項目、增加購物次數等方式來彌補團費的不足。”
據了解,在我市旅遊局大力整治下,去年我市“零負團費”投訴比前年約減少七成,目前赴港遊多為純玩團。
市內遊普通遊輪投訴多
你也許無法想象,你會在一艘跑著耗子,到處垃圾的“遊輪”上遊三峽。嚴格來說,你坐的不是遊輪,而是地地道道一艘客輪。
據了解,現在載客遊三峽的很多遊船,都是按照客輪管理標準進行管理,配套設施差,服務難達標。而在去年9月開展的渝鄂第六次三峽旅遊聯合執法中發現,普通遊船收觀景平臺費用成為兩省市的普遍問題。
去年,因三峽遊船設施差導致投訴上升幅度較大,尤其是群體性旅遊投訴增多。三峽遊船急待提檔升級。
可喜的是,這一天並不遙遠。上月21日,兩艘採用高效電力推進舵槳裝置係統的大型內河豪華郵輪開建,將于明年9月下水。計劃到明年,重慶長江三峽五星級豪華遊輪包括營運、在造的,要達到3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