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堵城”如何破局 轉變交通模式發展公交(圖)

時間:2011-03-07 10:55   來源:海南日報

沒有一整套係統的管理辦法,不可能根治交通擁堵之頑症。 記者 宋國強 攝

“堵城”成為許多城市無可奈何的別稱。圖為擁堵的海口海秀東路。記者 李英挺 攝

  毫無疑問,治堵是年度“熱詞”之一。今年省兩會期間,政協海南省五屆四次會議共收到委員提案500多件,其中關于交通治堵的提案就有30余件。在提案中,委員們呼吁,要徹底擯棄輕視科學依據、用行政手段搞道路建設的常規,重視科學、理性、前瞻的交通戰略規劃,城市才能真正治好“城市交通病”,走出“車路擠兌”的怪圈。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翻白眼。”一位網民在回答目前海口交通狀況的調查時,如此調侃。其實,不惟海口,在國內不少大城市,“路越修越多,車卻越來越堵”這一城市公共交通悖論,已發展成為嚴重磨損社會運行效率的“現代城市病”之一。

  城市交通戰略的缺失、中心城區土地的野蠻開發、公交係統的嚴重滯後、道路資源的低效率配置,正是“城市交通病”的病因所在。今年省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們熱議道路交通擁堵問題,他們呼吁,不徹底擯棄輕視科學依據、用行政手段搞道路建設的常規,不重視科學、理性、前瞻的交通戰略規劃,城市將永遠走不出“車路擠兌”的怪圈。

  汽車圍城 20萬輛機動車擠佔老城區

  省政協委員廖暉認為,海口交通擁堵之頑疾,非一年兩年所積累,亦非一策兩策能見效,沒有一整套係統的管理辦法,不可能根治。

  而在一些交通規劃學者眼中,當前海口商業和居住集中的道路結構,是加劇擁堵的主因。擁堵堵在路線規劃不科學,這本身也是對管理者施政能力的一種考驗。

  據統計,海口目前擁有機動車36萬余輛,每天從周邊市縣進城10萬余輛,加上過海汽車5000輛,每天差不多有50萬余輛機動車行駛在海口的馬路上。

  那麼道路情況如何?海口老城區36平方公里,卻聚集85%以上的就業崗位和20余萬輛機動車,相當于1/64城市面積的老城區承載著翻倍增長的交通流量,人口稠密、車輛密度大,交通疏導壓力沉重。

  同時,在道路設施建設中問題不少。有的路口,要麼不給掉頭車留口,讓其跟左轉車輛等候綠燈,要麼就專留路面掉頭,讓直行、左轉、右轉的多路車齊擠僅有的兩股道,你爭我搶。有些路口的紅燈不隨車流高峰調整,紅綠均等,那廂無車通行,這邊卻排起長龍。

  交通管理措施有時候相互打架,按下葫蘆起了瓢,今天這里封了,明天那里堵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繁華地段收了高額停車費,停車場有空位了,周邊地段路邊就全是車,還有不少車在路上轉悠著找車位,路更堵了。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