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波 攝
昔日的垃圾坑將變成一片野鴨的樂園。昨天(2月17日),筆者從昌平區了解到,昌平南口污水處理中心將利用周邊500畝濕地建設野鴨島,這將是北京市首個利用處理後污水打造的野生動物“樂土”。
這塊濕地位于昌平區南口鎮七間房村西南,原本是一個廢棄的垃圾坑。2008年,昌平區水務局在這里建起了污水處理中心,並利用處理後的污水營造出一片500畝的人工濕地。建成後吸引了包括野鴨、白鷺、天鵝在內的八九種水鳥來此築巢、嬉戲,最多時能達到2000多只。
“原本我們在濕地里就種了點兒水生植物,養了點草魚、鯉魚、泥鰍什麼的,目的就是凈化污水。沒想到招來了這麼多野生水鳥,這真是我們的意外之喜!”南口污水處理中心朱立軍介紹說。
從2008年開始,濕地內每年有500只至600只野鴨、天鵝在此過冬。2010年冬天,200余只野鴨在此安家、繁衍。“要見到這些‘小家夥’全靠緣分。”朱立軍說,一般情況下,大野鴨都在大水面呆著,從不讓人靠近。但隨著天氣漸漸轉冷,一些剛出生的小野鴨愛在水面較小的地方呆著,見到人靠近也不飛走。此外,工作人員們還經常在濕地的草叢內看到野鴨蛋。
為保護這些野生動物,南口污水處理中心在濕地周圍建起了圍擋,安裝了監控,並雇用了4個保安24小時巡邏。同時,污水處理中心還為野鴨們建起了3個4平方米的“野鴨棚”,幫助野鴨們更好地過冬。
由于保護措施得力,來濕地安家的野鴨越來越多。今年,南口污水處理中心將利用這片濕地打造昌平首個野鴨島。野鴨島面積達500畝,其中水域面積300畝。除了給野鴨們提供休憩場所,污水處理中心還用野鴨蛋人工孵化、喂養了100多只二代野鴨,以招來更多的野鴨到濕地安家落戶。(通訊員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