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發覺身體還剩余沒有揮霍完的似水柔情可以供自己繼續浪跡天涯的時候,2010年已經走到盡頭;當我再次表達那個陳舊的觀點“生活就是旅行”之時,卻發現余音愈加鏗鏘有力。
這一年,注定是中國旅遊業具有轉折性意義的一年,除了出行成為國民常態,旅遊作為一個公共性主題也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七彩世界:世博熱、高鐵熱、高端奢華遊、旅遊安全問題等現象與事件各自詮釋了這個行業的陰陽面。然而在新人容易變舊人、新事突然成回憶的年頭,我們已經厭倦了榜樣的力量,當集體狂歡自然成為這一年旅遊業的獨立寫照,我們的回顧也來得更加迅猛。
來,一起來。所有旅遊管理者、旅遊愛好者,正在起點或已經在路上的。讓我們一起在集體狂歡與個人吟哦之間,在這個朝陽產業與復雜江湖中,在七彩旅遊世界里,分享個體的悲傷與快樂,窺探這個時代的好與壞。
紫色
最重要的旅遊大事
紫色,是由溫暖的紅色和冷靜的藍色化合而成,在中國傳統中,紫色是尊貴的顏色,是比紅色更上一層,因此有“紅得發紫”的說法。2010年度,值得挂上紫色標簽的兩件大事,非上海的“世博會”與廣州的“亞運會”莫屬。

世博會上,排隊時間最長的沙特阿拉伯館。
A.上海世博會 一場盛會引爆華東旅遊熱
回放
參觀上海世博會達人數7200萬
上海世博會開幕式于2010年4月30日晚間在黃浦江畔的世博園區舉行。來自全球189個國家和57個國際組織參展。10月31日,舉世矚目的世博會圓滿落幕,入場人數突破7200萬,打破了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創下的6400萬入場人數的紀錄,成為參觀人數最多的一屆世博會。
今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紀錄,數百個展館及所展示的低碳、環保等理念,的確是讓遊客大開眼界。
影響
世博本質就是旅遊事件
從大局來看,世博會持續半年的高漲人氣,的確是極好地拉動了內需,尤其對旅遊業、文化產業、餐飲業、通訊及交通業的發展、拉動力甚大。因此有人認為,“世博會的本質是一種旅遊事件”。
單從世博會對旅遊業的影響來看,的確是旺丁旺財的2010年旅遊大事件。世博會直接帶動了上海及華東的旅遊,尤其是在上海市政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迅速,更為華東旅遊帶來了便捷;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世博會帶旺了華東旅遊,國內其他省份的旅遊卻有所削弱。
旅行社創新多種世博遊線
廣東旅行社在世博會的機遇中,也取得較大的收獲。來自世博會廣東票務中心廣東國旅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廣東國旅世博票務銷售總數突破20萬張;而南湖國旅·西部假期世博團接待量共計近20萬人次,平均每天超過千人出遊上海,其中近九成聯遊華東其他景區(景點),創下華東組團人數新紀錄。
分析廣東旅行社組團世博遊的經驗,線路創新是最大的原因。本屆的世博遊線路百花齊放,如世博長者遊、文化之旅、高爾夫遊、學子遊、攝影遊、綠色環保遊等多種專項旅遊,內容涵蓋世博自由人、世博修學團、世博考察學習、世博低碳經濟研修團,更組織了世博專列等豐富種類,總計達200多條主題鮮明的線路,價格從2000—5000元不等,可謂豐儉由人,備受市場歡迎。
後世博遊熱潮未退
當前,雖然火熱的世博已經謝幕,但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旅遊上下遊資源紛紛看好後世博遊市場,已經轉而開拓“後世博遊”。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經過一個月的休整,12月1日起再度開館迎客,“後世博遊”也迅速成為旅遊市場的熱點。
點評
上海世博會讓參觀遊客印象最深的,也許是“排隊”。在世博上,人們學會了長時間排隊的耐心;而通過種種展示,更是提高了國人低碳的意識與信念;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學習、參觀等旅遊修學的方式,慢慢思考,未來我們應該怎樣生活,才能更美好。

亞運會令廣州面貌煥然一新,圖為廣州塔夜景。
B.廣州亞運會 近70條新遊線推動廣州遊
回放
亞運會期間廣州迎來866萬遊客 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屆亞運會在廣州盛大舉辦,不僅是廣州建城史上規模空前的盛會,也是廣州旅遊面向亞洲、面向世界展現自身獨特魅力的一個舞臺。持續16日的亞運盛會,帶旺了廣州旅遊業。亞運舉辦期間的11月12日-27日,廣州城市接待總人數為866萬人次,同比增長42.10%,其中接待過夜旅遊者386.19萬人次,同比增長32.22%。在接待的過夜旅遊者中,海外旅遊者達85.45萬人次,同比增長83.80%,其中接待外國人32.52萬人次,同比增長89.62%。全市旅遊業總收入70.47億元,同比增加23.53億元,同比增長50.13%。
影響
廣州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這一場大型的體育賽事,對廣州旅遊業的帶動可圈可點。亞運期間,廣州市旅遊局在相關酒店開展了專項抽樣調查工作,對亞運期間入住的600多位遊客進行了問卷調查,抽樣調查結果顯示,42.38%的遊客已經或準備前往亞運比賽現場觀看比賽,69.18%的遊客表示對廣州旅遊有著濃厚的興趣,69.50%的遊客表示會推薦親朋來廣州旅遊。
為了迎接亞運會與亞殘運會,廣州城市面貌實在能用“煥然一新”來形容,不僅重現了“新荔枝灣”等嶺南水鄉特色,重修的廣州城隍廟也開門迎客,下大力氣進行河涌整治最著名的是“東濠涌”,借鑒了韓國首爾“清溪川”的某些做法,廣州的東濠涌博物館讓眾多遊客及市民親臨現場,無不感慨。新建設的城市“中軸線”景觀帶,更如廣州的全新會客廳,“小蠻腰”、“月光寶盒”省博物館、海心沙成為了遊客旅遊廣州的新選擇。
新廣州一日遊成為熱點
在廣州旅遊資源不斷“修舊如舊”、推陳出新的背景下,廣州市旅遊局推出的廣州旅遊特色結合亞運熱點的近70條旅遊精品一日遊線路廣受遊客歡迎,也大大地帶旺了一日遊市場。廣州旅行社借助亞運的契機對廣州旅遊產品重新整合,旅遊產品向特色遊轉型。
亞運期間,廣州市27家主要旅遊景點景區共接待遊客213.25萬人次,同比增長21.78%。盡管大批市民遊客前往亞運場館觀看比賽,但景區景點亞運期間推出的優惠票價仍然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如“珠江夜遊”的受歡迎程度很高,亞運期間共接待參加珠江遊的遊客13.64萬人次,同比增長218.16%。此外,廣州唯一的5A景區長隆旅遊度假區成為多場活動的合作夥伴,也自然成為“大贏家”。今年,長隆旅遊接待遊客首次達到1200萬人次,長隆旅遊度假區成為“廣州亞運會開閉幕式引領使者選拔活動”官方指定合作夥伴,長隆集團吉祥物———卡卡虎成為廣州亞運會動漫人物志願者,長隆國際大馬戲正式被指定為廣州亞運會官方指定“賓客項目”等。
點評
亞運讓廣州成為焦點,也讓生活在其中的市民,親身經歷著一場大事件。而更直接的是,舉辦了亞運會的廣州,似乎更多好玩好看的地方。即使是亞運之後,旅遊仍延續“新廣州遊”的狂歡。可以預見的是,以後境外遊客對中國的印象,不僅只有長城和兵馬俑,位于南方的廣州也將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