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質監局透露,本市首部《公園無障礙設施設置規范》地方標準將從明年元旦起正式實施。本市新建公園和老公園進行改建時,今後將必須設置相應的無障礙設施,主要景點應配備語音講解係統。
據介紹,本市常住人口中,目前各類殘疾人總數已突破100萬,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超過230萬。根據對本市45處公園的調查,發現不同公園實施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標準各不相同,影響了本市公園無障礙建設的整體水平。
■設施規范(部分)
1.公園入口處無障礙通道應與外部無障礙通道相連接,地面有高差的公園入口在設計臺階的同時,應設置方便輪椅和嬰兒車通行的坡道,並在臺階和坡道兩側安裝扶手欄桿。
2.公園內的無障礙園路路面應平整,並做必要的防滑處理,避免選用卵石和嵌草磚等路面;園路和通行區域內的任何障礙物,應在其前緣距離最多不超過30cm處採取防護措施;無障礙園路邊緣種植不宜選用硬質葉片的叢生型植物,路面范圍內,喬、灌木枝下凈空不得低于2.2米。
3.公園內新建或改建公共廁所時,應設無障礙廁所或廁位,至少應設男、女各一個無障礙廁位和洗手盆;距地面高0.4米∼0.50米處應設求助呼叫按鈕。
4.公園內售票處、餐廳、小賣店及自動售貨櫃等服務設施應方便輪椅使用者到達和使用,並應有低位設計的無障礙設施;公園服務區應設置低位咨詢臺或服務臺,高度為75cm∼80cm。
5.公園內部的主要景點應配備語音講解係統,滿足盲人以及視力障礙的人員遊覽需要。
6.公園公共停車場應在距入口最近和通行方便的位置設置殘疾人專用停車位,停車位的地面應涂有清晰的停車線、輪椅通道線和無障礙標志,停車位的盡端宜設無障礙標志牌等。(記者錢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