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美好的金秋時節,10月13日,2010中國旅遊產業節在天津隆重開幕。產業節期間舉辦的“中國旅遊產業發展論壇”,突出“發展旅遊制造業”主題,順應當前旅遊產業發展趨勢,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對于促進我國旅遊業結構調整、擴大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實現消費升級,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中國旅遊制造業發展前景廣闊。旅遊業綜合性強、關聯度高、帶動面廣,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朝陽產業,是保護環境、節能降耗的綠色產業,是擴大內需、增加就業的富民產業,是弘揚文化、提升形象的和諧產業,是增進友誼、促進和諧的友好產業。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把旅遊業作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聯手抗擊金融危機的優勢和主導產業。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把建設世界旅遊強國作為發展目標,不斷加快中國從旅遊資源大國向世界旅遊大國轉變的步伐。
發達的旅遊制造業是旅遊產業壯大成熟的標志,顯現出強勁的產業活力與發展後勁。當前,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不斷壯大的先進制造集群、日益增長的旅遊消費需求,催生了旅遊制造業。發展旅遊制造業已成為中國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素質的重要舉措。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旅遊裝備、旅遊地產、旅遊用品、旅遊演藝、旅遊紀念品的制造,形成了一批資本和技術密集度高、不同業態和功能相互融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富有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的企業和產品,旅遊制造業正在走上內涵式發展的道路。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加大對旅遊業政策扶持力度,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去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將旅遊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提出了大力推進旅遊與11個產業和行業的融合發展,把旅遊裝備制造業納入國家鼓勵類產業目錄,大力培育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旅遊專用產品。今年,又制定了具體措施,積極推進機制體制改革創新。這為中國旅遊制造業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
天津具有發展旅遊制造業得天獨厚的優勢。天津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又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作為國務院定位的“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擁有發展旅遊制造業的諸多優勢:
明顯的經濟後發優勢。天津作為成長型的經濟中心城市,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這幾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經濟依然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過去兩年天津的GDP連續增長16.5%,今年前8個月又增長18%。經濟的快速增長,為天津旅遊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天津提出了“要把旅遊業培育成為重要產業”和“建設旅遊強市,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集散地”的目標,與國家旅遊局簽署了《關于推進天津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合作協議》,旅遊經濟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突出的區位交通優勢。天津地處環渤海地區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中樞部位,擁有東北、西北、華北地區12個省市的廣闊腹地。時速350公里、全程僅需29分鐘的京津城際高鐵和5條連接兩地的公路高速通道,顯著增強了京津同城效應。天津是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是連接國內外、聯係南北方、溝通東西部的交通樞紐,海陸空現代綜合交通體係完善,特別是港口功能突出,擁有我國北方最大的國際貿易港、重要的集裝箱運輸樞紐港和亞洲規模最大的國際郵輪母港。郵輪母港自今年6月26日投入運營,年內將停靠世界郵輪40艘。
新的經濟增長極的帶動優勢。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布局,開發開放加快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綜合配套改革實現了重大突破,高端產業不斷集聚,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新型運載火箭、空客A320係列飛機、直升機、300萬噸造船、無人駕駛飛機等引擎項目構築起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的產業結構;于家堡金融區、響螺灣商務區、中新生態城等綜合性大項目,倡導“宜居、宜業、宜遊”的城市發展理念,形成了高端服務業聚集效應。“天津航空”已成立運營,新區還將建成100平方公里的濱海旅遊區,打造集世界級航母主題公園、遊艇基地、海上休閒總部于一體的生態宜居海洋新城。
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產業優勢。天津是一座高端產業集聚的城市,有著雄厚的制造業和科技研發基礎。一批高水平的重大工程正在建設之中。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制藥、新能源新材料、輕工紡織、國防科技等支柱產業正在形成新的優勢,已佔到全市工業比重的92%,為旅遊制造業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同時,天津致力于打造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產業研發平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成功開發了具有國內外領先水平的100多項重大創新技術和產品,科技研發優勢明顯。
生態宜居的環境優勢。天津被國家命名為環境保護模范城市,正在努力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經過大規模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綠化覆蓋率近40%,城市載體功能明顯增強。天津致力于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節能減排保持全國領先水平。30平方公里的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與新加坡兩國政府又一個重大合作項目,它突出生態優先的理念,把生態保護和生態修復結合起來,將創造21世紀人類生態宜居、可持續發展的示范之城。近年來,天津著力打造“近代中國看天津”文化旅遊核心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旅遊品位,形成了大氣洋氣、清新亮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格調。
天津積極探索旅遊制造業發展的戰略新思維。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旅遊產業,做出了打好文化旅遊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注重完善城市旅遊功能。今後一個時期,天津將加快資本、資源、技術和市場等要素的整合對接,推動旅遊制造業加快發展。
培育旅遊制造業基地,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旅遊交通運輸工具、遊覽娛樂設施設備等旅遊裝備,在旅遊制造業中資本和技術密集程度最高,需要不斷提高研發和制造能力,加快國產化進程。天津將按照“高技術、大規模、集群化、開放型”的發展思路,加緊建設新一代航空航天城,結合“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的功能定位,重點發展大型飛機制造業基地,以空客A320飛機總裝線為核心,配套投資形成集群化發展態勢。通過這些集群的形成,輻射其他地區和領域,發揮更大的帶動作用。
推進融資租賃業務,形成金融服務體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業是先導產業。在經濟發達國家,融資租賃行業一直是僅次于銀行業的第二大融資渠道,佔融資量的35%以上。天津是中國北方金融中心,在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應不懈地探索、改革、攻堅,積極搭建融資租賃業務與旅遊等優勢產業對接平臺,做大做強融資租賃業務,建設融資租賃聚集地,充分發揮金融租賃在拉動社會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活躍金融市場、優化企業融資結構等方面的作用。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形成科技引領驅動力。旅遊制造業需要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要把引進高新技術與自主研發結合起來,實現高成長性旅遊制造業跨越式發展。首先,應加強產學研結合,研發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創造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品牌;其次,扶持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建設一批孵化基地,形成一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再次,加快培養和引進創新型復合人才,合作開發專利發明、科技成果。
扶持文化創意產業,形成研發設計產業鏈。旅遊紀念品的制造,要突出文化內涵、地域特色和功能作用,提升產品附加值,成為旅遊形象的傳播載體。這是當前旅遊制造業應扶持的重點。開發旅遊紀念品、廣告設計、產品包裝、品牌策劃等各環節都離不開文化創意產業這一直接動力。要鼓勵制造業設立創意研發組織,提高自主採用新技術的積極性;鼓勵創意設計組織關注旅遊制造業發展。對此,天津積極探索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路子,從去年5月至今相繼建設了意庫創意園、濱海高新區創意產業園、泰達國際創業中心、C92創意集聚區和國家動漫產業綜合示范園等10余家文化創意基地,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
加大整合營銷力度,形成輿論宣傳衝擊力。旅遊制造業企業應深化對旅遊市場發展趨勢的認識,運用各種信息化手段拓寬營銷渠道,充分挖掘和展示產品特色。中國旅遊產業節是目前集中展示旅遊制造業的主要平臺,首屆中國旅遊產業節吸引了來自日本、德國、加拿大等61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全國26個省市區的308個團隊和組織參展參會,最終達成合作意向協議2000多個,約合人民幣20億元。天津濱海新區正在建設中國旅遊產業園和旅遊商品交易中心,積極發展旅遊總部經濟。
中國旅遊制造業方興未艾,天津將堅持不懈地按照科學發展觀,不斷開創旅遊的新局面,為我國旅遊事業的發展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