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在北京賣掉“青海湖”
相關消息顯示,“青海湖”商標將出現在9月18日舉行的“2010北京知名商標專場拍賣會”上,記者多方採訪發現,含有我省著名景區及地名如“青海湖”、“可可西里”的商標被搶注嚴重,這對我省相關管理者無疑又是一個警示。
青海著名景區被大肆“買賣”
記者在北京的朋友證實,將于9月18日在北京舉行的知名商標專場拍賣會,是國內首次專場商標拍賣會,其廣告已經隨著公交大巴傳遍首都繁華街區。而拍賣會網站的公示中,“青海湖”商標赫然在目,與“青海湖”一起待售的還有“崆峒山”、“周莊”等300多個知名商標。
其實,我省著名景區被以商標的形式大肆“買賣”由來已久,並且轉讓的這類商標注冊地多數並不在青海。記者昨日在一個專門從事商標轉讓的網站看到,待售的“青海湖”商標有3個,1個是服裝類的,另外2個都是食品類的。該網站業務人員告訴記者,除了“青海湖”商標外,他們還有“可可西里”商標7個,種類涉及礦產開採、食品等,每個售價5萬元至10萬元不等。而另一家網站挂出的一個“青海湖”商標使用種類為“非活的水產品”,轉讓價竟高達50萬元。
是誰在搶注青海元素商標
近年來,我省著名景區商標被搶注嚴重,而像“青海湖”這些國際知名景點,因為能給那些有眼光的商家提供巨大的商業價值,更是遭到瘋狂的搶注。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青海湖”、“可可西里”商標被省內企業注冊的並不多,使用的范圍也不廣,僅僅被用于牛奶、工具、牛肉幹等青海少數特色產品中,多數“青海湖”商標的注冊地卻在河北等地,而像“坎布拉”、“藏羚羊”、“浦寧之珠”、“天下黃河貴德清”、“環青海湖”商標等也被外地人搶注。
由于注冊商標只需2000元左右,但成功轉讓一個商標獲利可能達幾萬元以上,如當年有人注冊了“靈隱”商標,靈隱寺不得不以1800萬元的高價“收購”,由此誕生了很多職業搶注人。在國內諸多知名地域、景區可注冊商標的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加之大美青海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不少搶注人紛紛把目光鎖定在青海的著名景區上。
青海不少景區開始“亡羊補牢”
面對瘋狂的搶注,我省一些景區開始加大商標注冊保護力度。據介紹,我國商標注冊可分45大類,每一大類又分為若幹小類,如第一大類中有用于工業、科學、攝影、農業、園藝、森林的化學品,未加工人造合成樹脂,肥料,滅火用合成物,工業粘合劑等,也就是說,同樣的“青海湖”商標可以有很多“版本”,這讓商標保護者頗費精力。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近年來可以說是和惡意搶注者展開了競賽,截至去年共提出注冊商標申請270件,使得與青海湖有關的一批重要名稱字樣和圖形的無形資產得到有效保護。塔爾寺景區為了防止自己的品牌被人搶注,把106類含“塔爾寺”字樣的商標全部收入囊中。面對外地對“夏都”的搶注,西寧市旅遊局也出資取得了幾十類的“夏都”商標。
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商標法》明確規定“注冊在先”,所以知名景區在推廣自身時千萬不要忘了對自己的品牌進行商標注冊,企業也是一樣,如果自己的品牌商標不慎被別人搶先注冊,那李逵也就變成了李鬼,自己反倒成了侵權者。(作者 張揚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