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友網上互助成旅遊法寶 影響力超景區管理者

時間:2010-09-07 09:49   來源:北京晚報

  王先生今年7月帶著一家老小開了3個小時的車,來到司馬臺長城。誰知,一行人到了景區才發現,這里從6月份開始就暫停營業,升級改造了。站在大門口發呆的遊客大多來自北京,最後都只能上車繼續前行去其他長城遊覽或幹脆返京。此後,王先生只要外出超過10公里路程,都要先上網查查目的地有什麼新變化沒有。如今北京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專門有熱心“驢友”把這些新變化及時發布在網上,免得大家跑冤枉路。

  秋天,京城人最熱衷前往的度假景點就是壩上草原。在網上搜索“2010壩上自駕路線”,記者發現一份非常詳細的路書,上面介紹了3條前往塞罕壩的路線,可供不同需求的人選擇。路書上,除了在哪里下高速,哪個標志物處轉彎外,還注明加油站的位置,甚至哪段路有大土堆等障礙物都一一標明,並在分岔路口位置配上照片。

  其他驢友光顧的旅遊景點也大都如此,在網上可以找到大家免費分享的旅行見聞和路線介紹。驢友魏先生剛剛從五臺山旅遊歸來,他花6天時間寫了一份攻略,甚至比遊玩的時間還長。“寫攻略確實很費時間和精力,要把路上的照片一張張整理,配上文字說明。當初準備這些時,會耽誤在路上的行程,但一想到這為後來旅行的人能提供極大幫助,麻煩也算不上什麼了。因為我也會成為一處景點的新人,那時我會希望早有一份詳細的介紹在等著我。互聯網的精神就是分享。”

  網友“毛毛蟲”在塞罕壩經營賓館和越野車租賃業務,每年的不同時期,他和一些朋友都會在網上更新塞罕壩的最新消息。不少享受到實惠的網友都選擇毛毛蟲的其他收費服務,這使他的賓館生意和租賃生意都異常火爆。

  同為經營方的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則在服務支出上顯得落伍了不少。打開塞罕壩官方網站,上面除了一成不變的景點介紹外,只有領導視察和“交警大隊加強景區交通疏導”等新聞才會得到實時更新。而河北一家媒體在今年7月份的報道中指出,僅塞罕壩機械林場一處,2009年的旅遊實現綜合效益已近10億元,直接門票收入則達到2000萬元,而多年來,該場累計投入不過1億多元。塞罕壩的情況在全國各處名勝景點都有體現,旅遊帶來的巨大收益並沒有讓景區管理者把精力投放在更人性化的服務上,民間力量就不得不拾起這份責任。(黃敬)

編輯:王曉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