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多雨季節,不少地方洪水、泥石流、雷電等災害頻發,而此季也正是外出旅遊的高峰期。人在旅途,掌握正確的避險和自救知識非常重要,有時一塊木板可以躲過山洪的突襲,一個科學的動作可以避免雷擊,而充分的行前準備則能讓你逃過泥石流的危害……如何防災患于未然及時避險,面對突發災害該如何採取正確的應急措施和自救攻略,本期我們邀請兩位資深驢友為大家支招。
驢友檔案:“暈菜胡”,南方人,迄今為止已有十幾年的戶外活動經驗,曾去過阿拉善、玉龍雪山等自然環境比較極端的地方旅遊,尤其擁有豐富的雨季戶外活動經驗。
戶外旅行如何避免雷暴災害?
驢友經歷:十年前的一個夏天,“暈菜胡”跟隨父親到山中打獵,途中突見山林溪谷里一道洪峰奔流而下,翻滾著渾濁的泥水,險些將父子倆衝倒,直到他倆爬到半山腰的一戶老鄉家才脫險。後來才知道洪峰是上遊一座小型電站開閘泄洪,就在他們這次冒險經歷的第二天,鄉里發來通知,說因降雨量增加,上遊水庫泄洪壓力不夠,要炸壩,如果當時他們順著河邊往深山里走則隨時可能被洪峰卷走!所以,雨季在山區旅遊除掌握一些基本常識外,一些經驗也是要知曉的。
●安全攻略
行前準備
要想在戶外不被突發事件難倒,行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足,首先要有一雙舒適的防水登山鞋,南方雨季道路泥濘,登山鞋不僅能解放雙腳,還有利于在緊急狀況下脫險;為了預防蚊蟲,準備一條純棉的收腳長褲也是必需的,尤其南方雨季螞蟥肆虐,穿短褲容易遭到螞蟥叮咬。還可同時準備一盒香煙,一旦不小心遭到螞蟥叮咬,用點燃的煙熏可使螞蟥自己掉下來,煙絲還可以止血。此外,還可攜帶一小瓶白酒,緊急情況下可用來消毒。一卷紗布、幾個創可貼,以防不時之需。
自救裝備
在野外,有時候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也能起到大作用。比如一只口哨、一個強光手電筒關鍵時刻也能發揮大作用。一旦遭遇山洪或其他險情白天可以用口哨呼救,晚上則可配上強光手電筒,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故意穿一身醒目的亮色衣服引起別人注意,增加被救的速度及概率,但千萬不要為了時尚穿著迷彩服或綠色行頭;攜帶軍用萬能鏟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也能發揮作用,很多驢友對萬能鏟不是很熟悉,其實戶外用品店或者網上就可買到。它的實用性在于扎營的時候可以挖土、砍小樹枝,爬山的時候可以當爬山鎬、爬山棍,緊急情況下還可以當小頭盔,護頭用。
了解當地的水文歷史
有些地區曾經發生過自然災害,行前要搜集相關資料,對出行地的水文情況有一定的認識,了解一下當地多發性自然災害的歷史和性質,還有當地河流分布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要進山,在進山之前,向當地山民了解情況也是必需的。山區有很多護林員、獵人、農戶等,他們對當地自然災害情況的了解都是一手資料。
扎營有講究
在戶外,扎營是常有的事。但要避免在河床、河灘、溪邊及山谷地帶安營扎寨。雨季南方多山地區河谷最容易爆發山洪。所以在搭帳篷之前,必須仔細勘察地勢,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盡量避免在凹狀的地方扎營。萬一發現滾石,應立即大聲喊叫,通知同行夥伴。
不要在泥石流多發地建營,許多石塊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跡,這是識別發生泥石流的主要標志,營地不要選在離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在野外宿營前一定要關注宿營地當地及河流上遊地區的氣候、水文情況。要選排水良好的地方,還要選好危險時可逃生的路徑;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會遇到野生動物,要格外小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