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延鵬繪
價格聽證會“逢聽必漲”,遊客反饋意見的渠道不通暢
符合程序,漲價就合理?
暑期來臨,在江西南昌某大學當老師的劉女士本想報團外出遊玩,但近期眾多景區門票漲價的消息,讓她變得猶豫不決:“預算不是很多,又想多玩幾個地方,誰知道很多景區的門票一下子就漲起來了,只能盡量壓縮行程了。”
江西九江廬山光大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劉建也很憂慮:“景區門票漲價,旅行社只好跟著提高報價,甚至被迫將一些漲幅過大的景點從線路中剝離出去,業務肯定要受影響。”
年初以來,國內多個景區先後漲價:山西平遙古城門票從100元調整至125元;湖北黃鶴樓門票由50元漲至80元;山東三孔景區聯票由150元漲至185元;有“七仙女”故鄉之稱的安徽天柱山景區門票調價正式執行,價格從120元漲至150元。
“門票漲價的事從去年初就開始操作,2009年4月份我們舉行了聽證會,邀請了物價局、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及旅行社、本地群眾和外地遊客代表等參會。當年5月份,我們還將漲價事宜向社會公布,徵求廣大遊客的意見。”天柱山景區辦公室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
而位于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的八里河景區,今年初也提出了調價方案,計劃把一年的旅遊季節分成“淡旺季”,即每年的3至10月為旅遊旺季,執行100元票價;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作為旅遊淡季,執行80元票價。“淡旺季”票價相差20元,而之前一直執行的是50元的統一票價。
今年1月6日,來自潁上縣人大、政協等機關和有關方面的27名代表,共同參加了由潁上縣物價局主辦的八里河風景區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
據八里河景區負責人介紹,與會代表聽取了門票調整申請報告及縣物價局價格調整初步方案後認為,八里河風景區執行的門票價格是2003年以前的價格,明顯不能適應現有旅遊市場的需求,門票調整是可行的,是有利于企業發展的。一番討論之後,與會代表一致對景區調整價格表示讚同。
記者發現,被採訪的幾個門票漲價的景區,都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履行了“漲價聽證會”和“提前半年公布”的規定。但是,即便如此,就能確認景區門票漲價的程序是合理的嗎?
“‘逢聽必漲’,是否因為參加聽證會的消費者代表多為當地官員和百姓?聽證公正性如何保證呢?”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大學副校長牛立文認為,雖然景區都履行了門票漲價的聽證程序,但是具體的操作環節仍缺乏公正的保障。
家住合肥市政務區的張琳是一位標準的“驢友”,她告訴記者,雖然不少景區漲價前都提前向社會公布,但是遊客反饋意見的渠道並不是很通暢,有些時候“公示”就變成了走走形式。
“有些景區的‘公示’就是簡單貼張告示,這種‘公示’的效果有多大?讓人不得不懷疑。”張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