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樂”、“牧家樂”……,以生態觀光、體驗農業等為主的鄉村旅遊在我省如雨後春筍般成長,加之人們旅遊消費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農業生態化的旅遊度假方式,這種大背景為我省鄉村旅遊的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記者近日從省旅遊部門了解到,我省將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上做好文章,力爭盡快打造並樹立起青海模式的鄉村旅遊品牌。
目前,以鄉村風味特色經營和鄉土民俗文化為載體的鄉村旅遊在我省已初具規模,各種形式的鄉村旅遊接待點已達上千家,其中大型茶園、風情園數百家,直接就業人員4000多人,年接待遊客280萬人次,佔全省旅遊總接待量的四分之一以上,旅遊業逐步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由于鄉村旅遊適應了城市居民旅遊休閒消費取向的需要,接待的旅遊團隊和自駕車旅行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目前,循化撒拉族綠色家園和互助縣古城村等農家旅遊點已進入全國工農業旅遊示范點行列。
針對目前我省鄉村旅遊發展還存在服務內容單一、服務質量不高以及散、小、弱和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沒有形成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等問題,我省將從規劃鄉村旅遊入手,充分利用自有設施,加強配套設施建設,保持鄉村原有的文化特色,把發展鄉村旅遊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整體規劃,重點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基礎的鄉村旅遊示范村。(作者: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