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飛也虧不飛也虧 機票價跌破火車票價

時間:2008-11-24 12:55   來源:解放網

image

  進入第四季度,航空市場的傳統淡季如期而至,而今年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導致航空業遭受集體重創。當前,航空市場“蕭條”,機票價格“大跳水”,給處境艱難的航空公司“雪上加霜”。面對危機,航空公司“咬緊牙關”艱難應對,但仍顯力不從心。

  機票價格“大跳水”

  記者在攜程網查詢發現,11月20日至11月26日,北京至長春的機票價低至100元、140元、190元;北京至大連的機票價跌至210元、280元;上海至太原的機票價跌至240元、360元;杭州至廣州的機票價跌至320元。

  部分航線機票打折力度之大令人驚嘆。記者在上海航空公司網站查詢到,北京至南京,西安至上海等航班票價已低至1.5折、2折。上海市民王小姐反映,11月14日買到的青島往返上海的機票居然僅有260元。

  而有些航線的機票價格甚至已經跌破“火車票價”。比如,上海至哈爾濱的機票價跌至299元,而兩地之間的硬臥火車票價為483元;上海至昆明的機票價跌至199元,兩地之間的硬臥火車票價為296元。

  雖然機票價格加上燃油附加費仍然高于火車票價,但是,1.5折、2折、2.5折的機票隨處可見的現象以前並不多見。

  機票“打折潮”並不僅局限在國內航線,國際航線票價打折力度也很大。據報道,根據遊易網的報價,近期國航推出的特價艙北京至倫敦往返票價僅為3700元。而歐洲其他城市的往返票也降至4000元左右,較去年同期下降了20%。

  航空公司左右為難

  上海航空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1月、12月份本來就是航空市場的淡季,往年也會出現機票打折的現象,但是今年形勢尤其嚴峻。公務、商務客流減少,旅遊流更少,機票打折難以避免。但是如果按照100多元、200多元的票價算,即使飛機滿員,也難以盈利,更何況坐不滿的情況。

  機票價格暴跌主要是由于客流減少,而超低的價格使航空公司處于左右為難的境地。春秋航空公司新聞發言人張磊說:為了吸引客源,目前,公司打折機票放量增加了50%,而特價票已經佔到50%。

  張磊說:目前,春秋的旅遊業務還是盈利的,並且相對而言比較有彈性,行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少做或者不做。但是航空業務是不一樣的,飛機租過來的費用本身就很高。比如,行情不好的時候可以租到月租為20萬美元的空客A320,而租金最高要40萬美元一個月,所以一架飛機平均一天的租金就達1萬美元,這還不包括航材儲備、維修、機場建設費等各項費用。而上座率下降、票價打折,使得航空公司處于飛也虧、不飛也虧的尷尬境地。

  此外,由于國際油價下調,國內航空公司的國際航線燃油附加費已經逐步降低,而國內航線的燃油附加費暫時保持不變。

  今年前三季度,國內航空公司經營業績普遍較差,盈利的屬于極少數。國內三大航空公司中僅有南航盈利2800萬元,而國航、東航均出現虧損。

  “咬緊牙關”艱難應對

  面臨嚴峻形勢,各航空公司均積極採取措施應對,通常包括減少開支、調整運力、降低成本等。

  南航正在努力提高收入品質,調整運力和航線結構,加強市場營銷,提高頭等艙和公務艙收益,降低生產成本,壓縮基建投資,優化負債結構,通過“增收節支”、公司管理層減薪等措施,努力將壓力轉化為全員奮發拼搏的動力,積極應對油價高企和市場疲軟。

  而走低成本航空路線的春秋航空公司則推出更多的低價機票以維持上座率等,然而,上座率仍然下降了2個百分點。

  張磊告訴記者,航空業本身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風險高,是相對脆弱的行業。對于航空公司而言,經濟大環境不好通過航空公司自己尋找出路非常難。

  張磊認為,航空運輸作為一種基本的公共交通方式,是經貿活動的必要條件。相對于注資,給予航空公司一些稅收政策方面的扶持則將更有成效。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