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冬季旅遊的“3大紀律7項注意”

時間:2008-11-19 10:12   來源:羊城晚報

 

  唯真知者能行,真行者能知

  踏入11月,冬季旅遊又開始“紅紅火火”。據了解,各大旅行社現已紛紛推出了主打的冬季旅遊線路。由于北方天氣寒冷,冰雪濕滑,冬季旅遊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為此,記者採訪了廣之旅“第四屆冰雪中國”活動的相關負責人,為市民總結出冬季出遊的“三大紀律七項注意”。

  冬季出遊 三大“鐵的紀律”

  據專家介紹,冬季出遊要注意的事情其實有很多,但是有幾項是核心的內容,一定要留意:

  ■“紀律一”:防寒保暖是首要任務

  冬季的旅遊線路,特別是賞雪玩雪的線路,一般都會在北方地區,而北方冬天的氣溫大抵在0℃— -30℃,有的地方甚至是低于-30℃,所以對于南方市民來說,防寒保暖是最重要的。去年去了哈爾濱旅遊的小方就深有感觸,因為事前沒有留意天氣預報,對當地的氣溫估計過高,穿得少,所以一下飛機就被當地的冷天嚇到了,以為是年輕人,挺一挺就過去了,沒想到回家以後,手腳都患上了凍瘡,現在提起來都心有余悸。所以,冬季到北方旅遊,羽絨衣(最好連帽,去高寒的地方一定要戴帽子,因為人體50%以上的熱量是從頭部和頸部散失的)、高領厚羊毛衣、羽絨褲、手套等等的裝備必不可少,還要減少皮膚暴露部位,如果是前往秦嶺、長江一線以北,則必須穿上高筒雪地棉鞋。

  ■紀律二:備用藥品不可少

  冬季天氣寒冷,容易得感冒,所以出門,要記得預備羚羊感冒片等易于攜帶,治療傷風感冒的藥品。另外北方地區愛吃涼菜,不習慣者易“鬧肚子”,需備上黃蓮片、保濟丸等藥片。北方地區氣候幹燥,南方體質的市民還需帶備夏桑菊、黃老吉等清熱衝劑。

  ■紀律三:保濕不能掉以輕心

  北方地區的保濕是很多遊客都會忽視的問題,很多南方遊客到了哈爾濱等北方地區之後,就會流鼻血,他們大多都會不解。原來是幹燥惹的禍,以哈爾濱為例,一般的空氣濕度都是在20%左右,跟南方地區動輒80%—90%的濕度比起來,相差太大了。如果沒有喝上足夠的水,會導致毛細血管破裂而引起流鼻血。

編輯:李典典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