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智慧製造“生態圈”正在成長

2016年08月01日 09:19:00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中關村“智造大街”主打“硬科技”孵化——

  智慧製造“生態圈”正在成長

  中關村智造大街外景。經濟日報記者楊學聰攝

  幾年前,200多米長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因聚集各種創業服務而聞名全球。如今,北京又一條特色功能街區——全長380米、主打“硬科技”孵化的中關村“智造大街”橫空出世,成為北京創新創業的新地標。而隨著“智造大街”創新服務生態體系的形成完善,一個智慧製造“生態圈”正在孕育成長。

  從五道口地鐵站西行不遠,原本貼著白瓷磚的小樓,已經變成簡約大氣的現代建築,“清華園賓館”的舊招牌也被“國際交流中心”“敏捷製造快制中心”等銘牌替代。寬敞的步行街上,現代雕塑、科技新品陳列。

  中關村“智造大街”是這個街區的新名字。它北起雙清路、南至成府路,全長380米。周邊環繞著清華、北大、北航、北科、北郵、中科院等高校院所,成為北京高端人才聚集的核心區。

  “智造大街”上,一個兩米高的大型機甲機器人NK01成了“明星”。這個“大傢夥”頻頻向路過的行人揮手致意,行動靈活,聲音倣真。操作者像開車一樣在機器人的體內進行操作,完成行走、爬坡等動作。由於全身採用防火盔甲材料,今後這個機器人還有可能運用在消防救援等領域。隨著研發它的製造企業入駐,它也成了“智造大街”的一員。

  “這條街無論是創新創業的活躍度,還是國際化程度都比較高。”海澱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來“智造大街”將打造高品質的國際化街區,提升中國智慧製造的全球影響力。

  而已入駐街區的“智造類”創業企業也形成了高端匯聚特徵。街區目前聚集了幻境時空、國承萬通、精唯信誠、漢唐自遠等創新型科技企業,涉及物聯網、感測器、人工智慧、虛擬現實、3D列印、機器人等智慧製造重點領域,入駐企業産值已達30多億元。如果按照街區長度計算,街區平均每米創造産值近800萬元。

  在不久的將來,中關村“智造大街”將成為海淀産業升級的新支點,向北延伸撬動西三旗地區持續轉型發展,與中關村大街、中關村創業大街三街聯動。未來3年,中關村“智造大街”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將突破10000項,技術交易額超1000億元,其中50%以上輻射京外。

  與已有的中關村大街、中關村創業大街等特色街區不同,“智造大街”打出的是實打實的“硬科技”牌,以全鏈條服務和孵化為特色,幫助原創硬科技實現從0到1的過程。

  “相比網際網路創業項目,硬體創業的起步要艱難得多!”這是不少創業團隊共同的感觸。以樣機打造、小批量試製為例,創業者單槍匹馬去尋找生産廠商,不僅成本極高,還要耗費長達數月的時間。

  針對硬體創業的特點,中關村“智造大街”打造了一套“懂智造”的創新服務生態系統。與一般産業園僅僅提供類似企業聚集空間,缺乏整體的産業鏈、供應鏈等專業服務不同,中關村“智造大街”從敏捷製造、工業設計、技術方案研發、檢測認證、小批量試製、協同服務、行銷推廣七個方面入手,從源頭解決企業從産業構思到市場推廣方面的實際需求,形成獨特的北斗七星服務鏈。

  “中關村‘智造大街’創新的‘北斗七星’生態體系,針對的就是硬體創新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7大痛點。”中關村“智造大街”CEO程靜告訴記者,他們力求通過平臺化的服務一站式滿足創新企業的服務需求。這也成為“智造大街”區別於一般産業聚集區、産業園的關鍵。

  北京市副市長隋振江表示:“中關村‘智造大街’面積不大、意義重大。”這條街又為北京推出一個新的專業化創新平臺,為中關村打造創新創業升級版提供了有力支撐。

  下一步,中關村“智造大街”努力實現四個功能定位:智慧硬體産品創新,智慧製造標準創制,國際技術交流和科技成果輻射推廣,將中關村科學城打造成為國家級的原始創新平臺,成為國家創新的策源地。(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責任編輯:崔瀝心]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