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文化亟待更多人關注”

2016年10月17日 09:09:58    來源:南方都市報    

  臺灣創客張登文團隊。

  深圳90後創客瀟瀟。受訪者供圖

  “創客”火了。伴隨著深圳“創客周”的舉辦,越來越多的創客們開始齊聚深圳。今年1月4日,李克強總理考察深圳,首站便是位於深圳華僑城創意園的柴火創客空間。不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在現實中,創客,這個來源於英文單詞m aker的概念如今成了中國年輕人挂在嘴邊的熱詞。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年輕人,正勇敢地和墨守成規的生活説再見,激情洋溢地投身創業大潮。他們通過網路、社區等集結起來,交流碰撞著各自的創意火花,許多大有希望、甚至具有顛覆性意義的創新産品從中誕生,一批高成長性的創新型公司就此形成———他們正在生成中國經濟中最富活力的細胞群。

  創客們展現出的創新潛力,讓業界對其寄予厚望。“設計和製造新産品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創客的創新活動有望成為社會創造和創新的新力量。”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吳甘沙説,“創客運動還能從基因上改造傳統製造業。創客運動的小批量産品滿足的是特定群體需求,面向用戶提供設計和製造,與用戶的互動關係極強。這種個性化、定制化的生産方式是對傳統製造業的巨大挑戰。”

  更引人關注的,是創客群體所呈現出的不同以往的創新精神:更少負擔,更富激情,許多人甚至是“為藝術而藝術”,因熱愛創新而投身創新。他們成長于中國走向物質充裕的時代,同時又遇到了網路革命的助力與資本的青睞,所有的創造潛能正在被全力激發,可謂意氣風發、生逢其時。這股令人敬畏的青春新勢力,正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他們將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所急需的新能源、新動力。

  創客大咖

  張登文:“創客文化受到更多關注,未來創客發展將更迅速。”

  什麼是創客?就是將興趣融入實踐,實現創新的人。來自臺灣的張登文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創客。在臺灣雲林科技大學裏任職建築學教授的他,在好幾年前就迷上了研究智慧建築。為此,張登文研究了10幾年,如今他創立了雲林科技大學工作室,其中人員多達數十個,涵蓋澳洲、日本等多個國家。

  張登文研究的項目有很多,但最讓他癡迷的要屬其中的“動態雲”。所謂的動態雲,就是一種智慧機器,它可以是一面墻體,也可以是一面桌子,或者是人們生活中的任何東西,它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能夠讓本身靜止的東西産生交互功能。“就好像一個墻面也能讀懂人的思維,根據人的需求和心情自由變換著形態。”張登文告訴記者,“動態雲”就像無數個獨立的個體,通過人為的不同組裝與調試,可以讓它做很多事情,“變換形狀只是最初的功能,我們希望它能夠在人們生活中起到一個方便生活的作用。”

  這一次參加雙創周,張登文帶來的便是自己團隊研究的“動態雲”。“這一次我們一共帶來了四朵動態雲,我們總共有16朵。”張登文告訴記者,為了將這些“動態雲”組裝帶過來,自己的團隊已經通宵趕制了好幾天,“雖然時間有點趕,但是能參加這一屆雙創周,我們還是很開心的。”

  “我們這個團隊是第一次參加‘雙創周’,之前想要參加類似的活動只能選擇國外。”張登文告訴記者,目前創客文化亟待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在這一方面,深圳尤其南山就做得很好,“其實我們創客在日常研發的時候,最難的事情就是無法與廠家獲得一個良好的溝通,如果創客文化能夠受到各方面更多的關注,未來我們創客的發展將會更加迅速。”

  90後瀟瀟和健山:我們産品滿足了90後“賣萌”的特點

  1995年出生的瀟瀟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的是工業設計,因此會搗鼓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算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創客”。瀟瀟喜歡設計,每次醉心於設計,都能讓他感覺到一種無比的快樂,機緣巧合瀟瀟來到柴火空間,在這裡開啟了自己的創客路,“創客是一種很酷的職業,同時也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職業,於是我便來到了這裡,成為了一名創客。”

  團隊成員大部分為90後

  作為一名“新創客”,這一次雙創周是他經歷的第二次創客們的盛會,雖然因為時間比較匆忙,自己團隊的作品並沒有在主會場展覽,但還是參加了後續的相關活動。瀟瀟所在的團隊,名稱為“白墨”,這支團隊的成員大部分為90後,在這一次雙創周中,他們團隊創作了一款名為M O M O的交互墻體。

  “這座墻體會根據人們不同的觸碰動作,做出不同的反應。”瀟瀟告訴記者,這個作品是整個團隊加班加點趕工出來的,從最初的樣品,到最終的成品,整個團隊付出了很多心血。在眾人眼中,創客的意思總是離不開高深莫測的科技,但其實不然,瀟瀟告訴記者,創客領域中其實不全是技術人員,還有很大一部分的藝術設計人員,他們承擔著將冷冰冰的技術轉換為小清新溫暖人的藝術品的重任,“我在團隊中就是這麼一個作用。”

  健山:小創客非常需要雙創周

  與瀟瀟一樣,同為90後的健山同樣是“白墨”創客團隊的一員,但與瀟瀟有著明顯不同的是,他所負責的領域更加偏向於技術。談起自己的創客路,健山這個小夥子總會靦腆地笑笑,他告訴記者,起初自己是在北京讀書,因為讀的工科,後來又在一家北京創客空間實習,自己也就開始當上了一名創客。

  從智慧機器人、到智慧交互系統,健山坦言,自己的創客之心從未停歇,“從一開始就認定了不想替別人打工,希望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業。”

  健山説,作為一名創客,最難的一件事便是初期階段,因為團隊名聲小,一般很難找到願意贊助的投資客,“所以我們這些小創客非常需要類似雙創周這樣的活動,讓我們創客之間能夠有更充分的交流。”

  健山專注于對交互極致追求,“我們只是單純地想把交互做到淋漓盡致,讓類似廣告之類的原本固化的東西呈現出更佳的表現力”。健山認為,中國90後年輕人擁有網際網路使用習慣特徵:個性化,傻瓜化,簡單化。我們團隊的産品極大地滿足90後“賣萌”的特點,一經推出一定能獲得更多年輕人的熱愛。

  如今,當你走在深圳南山,經常會碰到同時舉辦的七八場創業活動,創業氛圍非常活躍,參會創業者絕大多數都是90後。

編輯:崔瀝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