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六成創業者需要資金 能拿到投資的不足兩成

2016年05月25日 10:05:00    來源:四川日報    

  四川首份創新創業“體檢”報告出爐

  創新創業的“星星之火”,已經燎原。然而,四川的創新創業在全國處於何種水準,全省21個市州推進情況如何?什麼是最大的“攔路虎”?在我省首次發佈的《四川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中,這些問題都有了答案。《四川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藍皮書》由省科協組織相關機構組成的第三方評估小組,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收集政府文件、實地考察、專家研討等多種形式,對我省21個市州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獨立評估。

  看亮點

  “雙創”人才和服務排名靠前

  四川“雙創”推進工作,在全國到底處於什麼水準?這是藍皮書想回答的第一個問題。

  學術界對於“雙創”情況橫向比較採用的評判標準尚未達成共識,藍皮書的做法,是將目前全國影響較大的幾個指數——西南交通大學發佈的MEI指數、同濟大學發佈的創業指數、中國科協的“雙創”活躍度指數、清華大學發佈的城市創新創業環境指數等進行綜合評估。指標體系基本涵蓋雙創環境、創業條件、雙創人才、雙創産出。

  最終,藍皮書得出的結論是,四川在全國的總體排名為第10。在相關指標中,四川“雙創”人才和“雙創”服務排名靠前,説明四川人才儲備較多、品質較好,科技工作者、大學生等對與政策知曉程度較高。四川創業扶持政策力度大、眾創基礎設施建設較優、金融資本可獲得性較好,這也反映了四川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於大眾創業的支援程度和支撐力度較大。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副教授、該校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劉鳳,全程參與了藍皮書編寫。在她看來,橫向對比各省的“雙創”推進工作,甄別制約省域大眾創業活動的影響因素,其意義不在於排名本身,而是在比較中為全省下一步“雙創”工作提供借鑒。

  看難點

  各地方各層級政策趨同嚴重

  除了四川在全國的排名外,首次出爐的省內21個市州排名,也成為關注焦點。

  藍皮書從雙創配套政策、環境、條件、活力、産出等5個方面24個專項,首次構建我省“雙創”綜合評價三級指標體系,並據此得到初步結果:成都綜合評價結果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其他市州,綿陽、攀枝花、南充等市州“雙創”工作推進成效較好。川西、川東北部分“雙創”基礎較差的市州綜合評分較低。

  而儘管各地情況不一,排名不同,但反映的問題卻呈現出一些共同的趨勢。

  結合各市州政府提供的數據,以及針對全省近5000名科技工作者展開的調查問卷顯示:“地方政府政策設計可行性不高”是五大經濟區面臨的最突出問題,所佔比例在14.2%至32.4%之間。

  藍皮書分析,政策設計可行性不高的主要原因在於:在政策制定上,各地方、各層級政策趨同嚴重;在政策協同上,配套文件的系統性、操作性和監控性亟待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聯繫機制尚不健全。

  看對策

  針對“雙創”需求切換服務重點

  針對政策可行性不高的問題,藍皮書也提出了對策。

  藍皮書認為,必須要細化政策完善配套,增強政策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加強“雙創”基礎較差地區的發展引導。此外還要加強各部門的統籌協調力度,建立組織領導體系,將分散在各個部門各個層級的創新創業政策協調統一,建立部門協商機制和通過部門聯合發佈政策的方式,加強政策之間的協同性和銜接性。

  藍皮書的主編之一、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藍定香認為,以“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來給出各市州總體的問題和各經濟區的個性問題,其目的就是要為各級各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提供更精確的依據,也讓大家看到“一種藥不能治百病”。

  此外,藍皮書還看到了另一種趨勢:創新創業需求重點的轉變。

  藍皮書針對“創新創業者‘需要’和‘可獲得’的創業服務”的調查數據顯示:在需要選項中超過六成選擇投資資金、超過四成選擇市場對接和項目推介,而這兩項可獲得的比例不到兩成;選擇需要辦公空間的比例在15%,而選擇可獲得的比例達到34%。

  這些數據都説明,在創新創業資源的供給和需求上,並沒有充分對接。藍皮書建議,進一步建設服務型政府,激活市場主體,規範政府權力,推動政府職能向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規範市場競爭行為、激發創新創業活力轉變。

  本報記者 張嵐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