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3 13:23:00 來源:大河網
以往的,或者一定程度上可以説現行的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希望培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找的一份工作。這種教育無視人的個體差別,用單一的方式去教,導致大量學生同質化。
隨著機器化和全球化時代來臨,進入了“人類生活富足”的時代,人們除了衣食住行外,開始消費不同的東西,消費旅遊、醫療,教育等等,也創造出大量的機會。“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時代已經到來,但是教育還是沒有接受這個概念。教育還是認為應該掌握某些知識和才能才有價值,如果不掌握這個技能這一輩子就沒有價值。傳統的考試、升學都是按照這個模式來的。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我們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教育如何從培養同質化的人才到培養個體化的人才,幫助每一個人提高。哈佛大學最近建了一個中心叫“個人機會中心”,他們認為傳統的科學是研究平均的科學,研究大眾的科學,現在我們應該科學到每一個人,因為每個人確實是不一樣的,而教育作為創造機會的産業和行業,應該看到每一個人的長處,要幫助他們揚長避短,而不是幫助他們平均化。這種個性化不是幫助你通過同樣的方式達到同一的目的,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達到他自己最成功的方向。
創新創業,要有創業精神和創新的能力。創業精神其實是一種心態,包括自信心、對機會的敏感,我們要分析一個創業的人和一個就業的人有什麼差異?
一個創業的人能從一個問題中看到機會,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就行動去改變它。比如我們經常講的喬布斯,他做個人電腦最大的動力是不喜歡當時的大型電腦。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大型電腦,但是有多少人想到我要改變它?對某一個事情抱怨的人很多,要去改變的人則很少。
我們做任何事情必須承擔風險,但是傳統教育是不鼓勵你承擔風險的,傳統教育讓你把某個東西背會、記好,只要考好就行了,沒有自己要改變的地方,沒有這個義務就不會對後果承擔責任。這些都屬於我們稱之為心理或者是軟實力的方面,傳統教育中只注重認知能力、考試能力、學科知識能力。
傳統教育中,我們短期掌握知識的同時,可能犧牲你長期的能力。一個人的自信心是長期的,一個人的好奇心是長期的,一個人的創造力是長期的,但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消滅掉自信心,消滅掉好奇心。
新的時代,教育該怎麼辦?
任何教育都牽扯到三個問題:教什麼、怎麼教、哪兒教?教什麼的問題討論過很多了,應該遵循學生的興趣。真正的創業教育要有大的改變,課程要改變,課程要跟著學生走,課程設立的目的是讓每個孩子發揮自己的強項,而不是強加給他一種共通的所謂的知識和技能。
第二是怎麼教的問題,傳統教育是預防式教學,就是三年級可能要用的知識先幫你教上。其實可能沒什麼意義。我認為教學法的轉變應該是及時性教學,尤其現在科學資訊技術這麼發達,如果學生做一件事情需要某個知識,他應該具有自己可以獲取的能力。
我稱之為“項目驅動教育”或“以作品為導向的教育”,就是讓孩子們每天做真實的作品,從做真實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作為一個創業者的責任。
現在,我們學生做的作業基本上沒有任何價值,它不真實,如果這個學生不做除了老師家長著急之外誰也不著急,因為他沒有做對社會和個體有意義的真實的産品和作品。
我要想做一件事情必須滿足一個需求,必須要解決一個問題。這同時也要求他真正具備發現問題的能力。我們老提解決問題的能力,但發現問題的能力也很重要,如果你不能發現問題,老解決別人的問題你就是給別人打工的。通過做真實的作品,每天做作品,你就會掌握到你必鬚髮現問題,必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時候就會想到我的獨特性在什麼地方。
通過從事真實性作品讓學生知道尋求偉大和卓越而不是平庸。當真有人消費他的産品的時候,他的品質會更加提高。假如愛因斯坦考國內高考的物理,最高水準也不就是拿滿分嗎?但是,做真實産品的時候就會有創新,就有創造出來。
最後是在什麼地方學的問題。資訊技術對教育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成了傳統教育的“幫兇”,幫你把傳統教育弄得更好、更有效果。事實上,資訊技術最大的價值有兩點:一是幫助學生做真實的作品,去創造。一個蘋果手機所載的多媒體工具價值可能相當於上世紀的一百萬美元的機器,攝影、攝像、製作、發佈……教育為什麼不能用呢?二是讓校園國際化,讓學生每天都在參與和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人做真實的産品,相互為對方服務,這是學習的環境。我們每個校園都應該達到這一點。
我們需要的不是增加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這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我們也不能僅僅辦一個創業專業,這些都不能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做的是教育範式的大改革,徹徹底底的改變。做石頭斧子不管用了,青銅器時代到來,我們需要做銅器的人。改變需要很多勇氣,其實有很多很多學校已經開始了,而教育思想一點都不新,那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兒童是想學習、會學習的人,我們要尊重兒童。
趙勇(作者係美國俄勒岡大學教育學院校長講席教授)
黃小華:確保創新創業政策在高校落地生根2015-10-13 13:17:00
網際網路創新創業選拔賽精彩的背後——雙創,僅有“搭調”還不夠2015-10-12 10:09:00
劉希平:以創業學院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2015-10-12 10:07:00
大眾創業“催生”小微金融學習浪潮2015-10-10 09:47:00
“善”待創業2015-10-10 0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