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天,新疆迎來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東西部“握手”。19個省市的黨政要員帶隊西行,考察對口援疆地區的綜合情況,高歌新時代的“邊塞曲”。
在過去的13年中,新疆與援疆省市、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共同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援疆成績,為新一輪更大規模的援疆提供了寶貴經驗,更探索出一條中國西部永續發展之路。
13年援疆成效斐然
1996年,為促進新疆發展,維護新疆穩定,中央作出開展援疆工作的重大戰略決策。13年援疆走過了一條從“幹部支援”到對南疆四地州實行“幹部支援與經濟對口支援”相結合,再到在全疆範圍開展全方位對口支援之路。
時至今日,中央已先後為新疆選派了6批共3700名援疆幹部。新疆13個地州市和82個縣(市),以及58個直屬單位和部門,新疆生産建設兵團下轄的14個師及32個直屬單位和部門都有援疆幹部的身影。
隨著援疆技術、人才的到位,新疆各地迅速開展高等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的對口銜接,建立了內地重點大學和醫療衛生機構與新疆高等院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關係。從2008年開始,中央又加大了新疆16個重點學科所需緊缺人才的選派力度,援疆的專業技術幹部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不斷增加。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援疆辦公室了解到,13年中,14個援疆省市、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已累計為新疆無償援助資金、物資折合人民幣43億元,援建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工程和民生工程,改善了各族群眾的生産生活條件;已經實施合作項目1200多個,到位資金250多億元;各地為新疆培訓各類人員40多萬人次。
如今,在新疆南部的喀什、和田,在帕米爾高原上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一些縣市,在天山腳下的伊犁河谷,各個援建的基礎設施項目成為當地亮麗的風景:在地震頻發的烏恰縣有個漂亮的“大連新村”,在新疆“東大門”哈密市有條寬敞的“廣東路”,在“西部明珠”伊寧市有條“江蘇大道”……這些因援建地而命名的道路、橋梁、學校、醫院、新農村已經遍佈新疆各地。
在新疆南部重鎮喀什,一批批援疆教師忘我工作,大幅提高了當地的教育水準,使當地最大的中學——喀什二中的升學率由以前的不足50%,提高到現在的90%以上,一大批少數民族學生在援疆老師的精心輔導下考上了全國重點大學。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援疆辦主任石崗説:“援疆促進了新疆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穩定,使新疆各族群眾得到了實惠,感受到了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感受到了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增強了新疆各族群眾對祖國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