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區、學校、街頭到世博園區,無數普通人為世博盛會的舉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從申博成功到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會正式開幕,8年努力、8年期待,這座城市已做好準備迎接八方賓朋——— 為世博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工人正在世博軸10米平臺上打掃衛生,為迎接世博開幕做準備。記者沈則瑾攝

上海世博局園區志願者部部長助理胡倩立(右)與同事商討園區志願者服務工作方案。記者 李景錄攝

上海世博園區長期管理崗位志願者李丁楠、徐婧、孟曉燕(從左至右)正在熟悉園區布局。記者 李景錄攝
四月的上海,氣候溫潤、草木新綠,人們的身影依然緊張忙碌,街頭熙熙攘攘一派繁華景象。建築物上巨幅的世博宣傳海報、商店里貼出的迎世博服務準則、隨處可見的世博服務示范崗,讓人時時刻刻感受到上海世博會正日漸臨近。
人人爭當志願者
“當好東道主 友善而熱情 歡博與遊覽 排隊守秩序 駕車及行路 禮讓講文明……”臨沂六村社區的世博宣傳欄辦得有聲有色,迎世博文明公約、世博場館介紹、世博期間出行須知等等,圖文並茂、生動詳細。
臨沂六村是位于上海浦東的一個普通社區。走進社區,濃濃的世博氣息撲面而來。見記者在宣傳欄前駐足瀏覽,立馬有幾個熱情的小區居民上前搭話:“世博園區離我們這兒很近啊,坐車十幾分鐘就能到。”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里滿是自豪和激情。
見到陳佩君時,她正戴著“世博志願者”的紅袖標在小區里巡視,作為社區里的環境志願者,她的工作是查看社區里垃圾是否投放到規定地點,汽車、自行車有沒有按秩序停放,路燈等公共設施能不能正常使用等等。“維護好社區的環境也是為世博會做貢獻啊。” 陳佩君說。
頭戴橙色遮陽帽、身穿橙色馬甲,包元黎每隔幾天就要穿上這身工作服到位于浦東新區浦三路上的南碼頭示范崗值班,為問路的行人提供路線信息,幫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包元黎退休前是縫紉機廠的職工,去年3月主動報名成為社區的平安志願者。“隨著世博會的臨近,遊客會越來越多,我們已經做好準備了,路線信息、維護交通秩序的手勢,我們都經過了專門培訓。”包元黎告訴記者。“請您在停車線後停車,謝謝。”包元黎揮手示意,手勢非常規范。
臨沂六村居委會的工作人員陳素蘭告訴記者,“社區共有8000多人,去年開始招募世博社區志願者,大家報名踴躍,現在共有社區志願者500多人。世博會在上海舉行我們感到很自豪,人人都想為世博會出份力啊。”
青春飛揚迎世博
朝氣蓬勃的少年兒童、活潑可愛的海寶、栩栩如生的各大展館……
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學生和周邊小區居民共同創作的兩幅長達12米,主題為“手繪世博”的大型作品已被確定將在世博會公眾參與館中展出。“為迎接即將開幕的世博會,全校師生都踴躍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晉元高級中學校長王麗萍告訴記者。
利落的馬尾辮,一身休閒裝束,年輕的英語老師馮雋上完上午的最後一節課,匆匆吃上幾口飯又要準備下午的第一節課了。“高三的課程緊,現在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容不得半點松懈。”馮老師去年就入選了世博園區志願者候選人,考慮到自己的工作實際,她把世博志願者服務時間安排在高考結束後的6月19日到8月1日。
隨著世博腳步的臨近,上海市各個交通要道口新安置了不少道路指示牌,更新了路標,方便參觀者出行。早在一年半前,高三(6)班的駱天同學和她的夥伴們共同完成的《關于優化與完善城市公共信息指示牌的研究》中就指出上海交通指示牌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自己的新構想,他們的想法很快得到了上海市相關部門的重視。“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學生,我們關注點很小,不過小小的指示牌卻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我認為美好的生活就是從一些細節的改善開始的。”在駱天看來,這樣的改變在上海每天都在發生。

4月17日,兩位志願者在上崗儀式上展示志願者證件。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練好技能為世博
模擬講解、禮儀風范展示、禮儀規范問答……4月3日下午,在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新聞中心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來自上海世博園區運行一線的12支隊伍在這里參加了崗位場景模擬比賽。
如何引導遊客參觀?怎樣應對突發情況?參賽隊員們規范的展示、機智的應答不時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世博軸部代表隊的任紫雲今年剛剛20歲,在比賽的模擬講解環節表現出色,賽後她告訴記者,“講解稿我們反復推敲潤色,以達到生動、詳細,便于遊客理解。為滿足遊客的需求,我們還專門制定了提綱,設置各種可能涉及的問題,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把答案記得滾瓜爛熟,以保證快速準確應答遊客提出的問題。”
來自綠地公園部參賽隊的孔娜是看到網上的招聘信息後,應聘加入了世博團隊。經過世博基礎知識、會務、禮儀等方面的係統培訓後,孔娜的心得是,做好一天的工作容易,但在世博會舉行的半年時間里天天保持好的狀態就是一種挑戰,我們不僅要練好技能,還應調整好心態,在世博會舉行的每一天里都以飽滿的精神、昂揚的姿態完成工作。
玉蘭含苞、桃花吐蕊,在春的氣息里世博的腳步悄然將至。(記者 廉丹陶 吳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