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採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世博時評

新民晚報:細細品味 世博教會我們的生活方式

時間:2010-07-15 14:35   來源:新民晚報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也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這句話,是《阿甘正傳》中最經典的臺詞,卻也是許多人細細品味巧克力的原因。

  好的巧克力,是需要細嘗的。許多巧克力廣告把“入口即化”作為賣點,我的想法,這是“洋盤”。真正好的巧克力,易溶倒是其次,關鍵是口感要純,除了甜味,還要有濃鬱的可可苦味;入口之後,再有一點澀味,如此才稱得上回味。可惜,如今好的巧克力,如好菜一般越來越少。

  比起巧克力,茶更要細品。《紅樓夢》談茶,一杯為品,二杯為渴,三杯便飲驢,這話自然經典。其他還提到,賈母不飲六安茶,寶玉吃壽面後要喝普洱茶,猜燈謎時大夥兒喝香茶,黛玉在家飲龍井……跟著《紅樓夢》學喝茶,你會覺得,原來生活如此豐富,不同的人,飲不同的茶,過不同的人生。

  茶之外,當然還有酒。品酒的概念,當然不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慷慨,也不是“將進酒”的狂放,更非“三碗不過岡”的蠻勇。杜甫說“夜雨剪春韭”,當然也只是詩中這麼寫。真正與好友共話飲酒,花生米、蝦皮足矣。晚上在雨中去地里剪韭菜,你試試?

  這些年,更多的人興起了喝藍方、喝拉菲,不過,他們不是“品酒”,而是“拼酒”。選擇這樣的方式,只要自己願意,也無可厚非。只是用啤酒就能達到的效果,偏要用價格達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貴物代替,“性價比”太低。

  細細品味,是一種品位,是一種生活方式。如果說,世博將給上海留下許多東西,那麼其中必定有一樣,是“細細品味”的欣賞習慣。畢竟,對美的欣賞,有時候需要耐心,需要醞釀。而上海之美,如何變得更加“耐讀”,這,也是世博的課題之一吧。

編輯:楊永青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