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服務、完善細節,讓遊客在舒適的環境中愉快觀博,這不僅是世博會主辦方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每個參展方努力的方向。澳大利亞館館長彼得·薩姆斯介紹,搶在遊客感覺不適前,找出並解決問題,把每個服務環節都做到位,是澳大利亞館所有員工最主要的工作。“也許澳大利亞館不是最熱門的展館,但我們希望它成為遊客最滿意、參觀最舒適的展館。”
預留專項資金改善服務
八月份,世博園暑氣襲人,氣溫一度攀升到39℃。對付高溫,澳大利亞館自有妙招。館外的部分排隊等候區缺少遮陽設施,完全暴露在陽光下,館方安排專人守在“烈日地帶”兩頭引導。陽光直射的區域,盡量讓遊客快速通過,保證絕大多數人在頂棚或高架步道下排隊。
每天進館的前1000名遊客,都能得到一個可愛的電動小風扇。風扇有挂繩,葉片上還有一串LED小燈。
上海世博會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一屆世博會。在建館之初,館方就預留出一定數量的經費,專門用來維護、保養展品、改善服務。截至目前,澳大利亞館花在改善服務上的專項資金,已超過40萬澳元。
主題電影配上雙語字幕
千人環形劇場是澳大利亞館的展示重點。室內光線較暗,進入劇場的臺階處偶爾有人摔倒。館方加緊安裝金屬扶手,能在黑暗中發出微光,方便遊客進出。劇場里播放的電影起初只配備中文字幕,有遊客提出能否加上英文字幕,館方立即落實,主題電影如今已擁有雙語字幕。
不少遊客喜歡蓋章,澳大利亞館增加敲章機器,從9臺加至16臺,滿足遊客需求。
排隊區教遊客澳式英語
“工作人員熱情、親切,還教我澳式英語。原來,澳大利亞人見面問好,不說‘hello’,而是說‘goodday’,這些老外的中文說得也特棒。”網友“intoto”在博客上寫道。許多參觀過澳大利亞館的遊客都對工作人員印象深刻。
館方招募多名經驗豐富的雙語向導、口譯人員、禮儀接待,為參觀者提供全方位服務。最近一個月,館方把主要精力放在員工培訓上。為了讓遊客保持新鮮感,員工制服每月更換一次,從最初的藍色、翡翠色,到現在的紫色,鼓勵員工以昂揚、愉快的精神面貌迎接遊客。
“我們很看重培訓,員工代表場館形象,希望他們帶給遊客澳洲人特有的幽默和熱情。”彼得·薩姆斯說。館方給每個向導配備了話筒,鼓勵他們用中文與遊客互動。一些員工還在排隊等候區對遊客講笑話,教澳式英語,或講一段澳大利亞的歷史故事。(葉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