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城市最佳實踐區不來梅案例領取德國館直通卡規則發生了變化。從原本的每天早上排隊先到先得,改為每天下午2點在不來梅案例舉行一場“答題秀”。遊客憑借參加問答可以贏取20張德國館直通卡,答案全在不來梅館內可以找到。
不來梅案例館館長烏里克·胡弗曼(UlrikeHovelmann)女士說,改變直通卡發放方式基于兩點原因,一是為了打擊黃牛黨倒賣德國館直通卡的行為,一張直通卡一度被炒至600元;二是希望遊客多了解一些展館內容,而並非領了卡就走。經過4天的試運行,“答題秀”效果不錯,並在今天開始正式實施。但原本靠“跑得快”取勝的黃牛黨們並不準備放棄這塊蛋糕,紛紛認真看館勤做筆記,改走“腦力路線”。
改規則應對黃牛倒卡
從上周四開始,作為城市最佳實踐區惟一尚在發放德國館直通卡的案例館,不來梅館停止每天早晨排隊領卡的慣例。案例館工作人員曹女士告訴記者,很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發現有黃牛在倒賣。
倒賣的有些是“專業黃牛”,也有其他館工作人員“兼職黃牛”,每天上午,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老面孔”出現在領取德國館直通卡的隊伍中。“據我們所知,有人在德國館門口賣這些直通卡,一張可以賣到600元,這太可恥了。”不來梅案例館長胡弗曼女士告訴記者,她對這種情況很生氣,感覺像被人利用了一樣。
即便是普通的遊客,拿到了直通卡後也鮮有人認真看館,往往刷了卡就走人,胡弗曼女士認為這也沒有起到直通卡應有的效果。從上周四開始,不來梅案例改變了發放形式,從“先來先得”轉變為“回答問題”,而不來梅案例的一個迷你小會場,就成為這一新方式“問答秀”的理想場地。
問題偏難但重在參與
昨天下午2點,最後一場“試運行問答秀”在不來梅案例舉行,數十位遊客參加了這一活動,只要答對一題,就能獲得一張直通卡,一共20張,每人限領一張。
工作人員問的問題難易度不一,但總體偏難。因為涉及到一些具體的數據,工作人員坦言連德國人也未必能全部答出這些問題。雖然難度偏高,但所有問題都在不來梅案例中可以找到答案,有的遊客為了贏取直通卡,提前1個半個小時來到了案例,研究案例記錄數據。而且工作人員表示,問答也並非要以難倒遊客為目的,只要他們認真看館,盡力回答,他們也會視情況“放水”,評判標志並非滴水不漏,還是以重在參與為主。
記者在現場看到,在一個多小時的“問答秀”中,許多積極搶答的遊客都獲得了直通卡,其中包括許多孩子,胡弗曼女士告訴記者,他們會對孩子特別照顧,因為他們是未來的希望。
黃牛黨改用“腦力”
“問答秀”是否能拒黃牛黨于千里之外?答案是肯定不能,胡弗曼女士在上周就遇到一張“老面孔”背熟了問題連著兩天來試圖贏卡。“我們只能給他們制造一些困難,讓他們沒有這麼容易拿到卡,背熟問題也沒有用,因為問題是會經常換的,而且一些問題也沒有標準答案,全看對展館的理解。”
在“問答秀”現場,記者遇到一位看展特別用心的遊客,他一邊記筆記,一邊告訴記者,黃牛是不可能放棄這塊蛋糕的,因為錢太好賺了,一張直通卡隨便就能賣六七百元,對不願排隊的遊客還是很有誘惑的。
這位似乎對黃牛很了解的遊客說,以往德國館黃牛走的是“體力路線”,只要跑得快,就有可能拿到直通卡,而現在情況變了,許多黃牛開始走“腦力路線”,看展比誰都認真,數據一個個都背下來,恐怕過不了多久,“德國城市專家”就要從這些黃牛中誕生了。最後記者問該遊客是不是黃牛,這名男子笑笑,不置可否。
胡弗曼女士表示,他們會注意那些“老面孔”,但活動也不可能做到天衣無縫。“遊客能從這一活動中獲得知識,即便是販卡的人也是如此,我們活動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所有人都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