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首批入園參觀者撐著雨傘在歐洲國家地區館參觀遊覽。
當日,上海世博園區啟動正式開園前的第一場試運行,來自社會各界約20萬市民有幸成為首批入園的遊客。新華社發(徐正魁 攝)
4月20日是上海世博會試運行的第一天。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上海世博會浦東園區5號門前排隊等候入場。盡管等候時間較長,但是入口前的排隊人群秩序井然,有不少人拿出相機拍照留念。
為了能在試運行首日親身體驗世博會的魅力,來自西安的李女士特意提前一天就趕到了上海。“今天一大早,朋友就帶我坐地鐵到了世博園區。地鐵很方便,換乘站的指示也很清楚,初到上海的外地遊客比較容易找路。”她說,“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中國館時就覺得振奮了,今天特別想進去看看。”此時,園區內的廣播正在播報中國館預約已滿的消息,建議遊客選擇其他場館參觀。李女士覺得有點遺憾:“我們只能到其他的展館轉轉了,不過沒關係,我這次來主要是探探路,等正式開園了,我還會和家人一起過來的!”

4月20日,首批入園參觀者在中國館省區市的“新九洲清晏”園林景觀參觀遊覽。新華社發(徐正魁 攝)
和李女士比起來,陳老先生和他老伴是比較幸運的,記者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剛剛參觀完中國館。中國館里什麼最吸引人?陳老先生認為是高科技的運用,“館內用高科技的手段再現了古代的城市,也展示了現代的都市,讓參觀者看到了發展的軌跡。大屏幕播放的改革開放30年的宣傳片,以及用風車演示的低碳經濟模式,都十分令人震撼。”怎樣才能夠預約到中國館?陳老先生告訴記者,還是要參觀者早行動才行。他說:“我們早上不到7點就出門了。進了園區,直接到中國館預約,然後再安排其他的參觀計劃。畢竟百年世博夢圓嘛,大家都想來園區轉一轉、進中國館看一看,這就一定要合理安排時間。”
將近中午的時候,世博園區下起了細雨。

4月20日,燃料電池觀光車在世博園載客運行。新華社發
在世博園區的越江線公交車上,記者見到了穿一身輕便運動裝的童女士。她說,“我已事先看好地圖,規劃好要看的展館,現在就輕裝上陣,直奔展館了。”童女士還告訴記者,為了更方便快捷地參觀世博,她已經購買了面值500元的園區商業卡,“有了這個結算卡,就可以方便地在園區里買到吃的、喝的和紀念品。”下午2時許,記者在C片區的餐館里又巧遇了童女士,她興奮地告訴記者,她剛參觀了非洲聯合館,在多哥館她還和能說中文的多哥接待人員聊了聊天。一天下來,童女士參觀了意大利館、盧森堡館、非洲聯合館和一個主題館,總體感覺是“不虛此行”、“工作人員都很熱情”。
據統計,世博會試運行第一天,共有20萬人次入園參觀,試運行將持續到4月25日。(記者 牛瑾 王小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