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安部應急工作小組證實,北京時間1月17日3時56分,經過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及多支國際救援力量的全力搜救,8名中國失蹤人員的遺體已全部找到。經現場辨認,其中之一是中國駐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宣傳官鐘薦勤。
鐘薦勤,男,漢族,1975年12月生,江西南豐人,1993年12月入伍,199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大學本科學歷。為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政治部宣傳文化處正營職幹事,武警少校警銜。新華社發
網友沉痛悼念
新華網昆明1月21日電 新華社記者
北京時間2010年1月13日5時53分,海地發生7.3級大地震。雲南公安邊防總隊96位防暴人員中,鐘薦勤正駐守在太子港執行維和防暴任務。
當西雙版納州公安邊防支隊宣傳科幹事潘宗衛得知其戰友鐘薦勤在地震中遇難的消息時,情不自禁流出了熱淚。
日前,潘宗衛向新華社記者講述了他所熟知的鐘薦勤。
沒有槍,衝在戰場最前面
鐘薦勤跟潘宗衛一樣,是部隊宣傳戰線上的一員。做宣傳工作,必須跑在隊伍的最前面,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為拍攝進行取景。鐘薦勤的拍攝陣地是戰場,是充滿危險、動蕩不安的海地。在他攝像內容裏,80%以上都是海地維和以及邊境緝毒場景,越跑在隊伍前面,離危險和死亡越近。6年來,他每一次都成為戰場裏衝在最前面的人、是離危險和死亡最近的人。
“我和他用的是同一款錄影機,焦距有限,對於緝毒的場面無法遠距離拍攝,只有挨近現場,畫面才能清晰、穩固。”潘宗衛回憶道,“鐘薦勤告訴我‘錄影機的拍攝比不了長焦相機,一定要站近點才能拍好。’他是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
“每次鐘薦勤宣傳的都是別人,自己永遠隱沒在螢幕後面,而拍攝時,他卻是時時刻刻衝在最前面,處於最危險的位置。”潘宗衛説。
據潘宗衛介紹,2004年,在偵破震驚全國“11 02”跨國武裝販毒案時,案件延伸到外省偵辦。當時李欽參謀長(此次也在海地地震中遇難)任總指揮,協調外省公安機關協助深夜抓捕。根據情報,犯罪嫌疑人躲在裝有鐵門的倉庫,可能攜帶武器。李欽、鐘薦勤兩人衝到了抓捕隊伍的最前面。當李欽撞開第一道門時,才發現倉庫還有第二道門。為了安全,抓捕隊伍迅速就地隱蔽。但鐘薦勤和李欽沒有隱蔽,因為他們知道已經打草驚蛇了。暫態,李欽又撞開了第二道門,呼應隱蔽的公安人員一起衝進去,將正在交易的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
鐘薦勤拍下了李欽撞門直至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全部視頻。他衝在隊伍的最前面,拿的是攝像器材,並不是可以保護自己的武器。
期望成為“狙擊手”,可手中的武器是“錄影機”
與鐘薦勤聊QQ的人都知道,他在參加第六支維和警察防暴隊時,QQ名叫“狙擊手”。“當時,我説他的QQ名很酷。他告訴我,這是一種期望。”潘宗衛説鐘薦勤是這樣解釋的:“我們在海地維和這個戰場上,不知道敵人是誰。敵人經常躲在暗處放冷槍。如果我們部隊能像狙擊手一樣,我們在暗處、敵人在明處,那我和戰友們要安全很多。”
2008年4月,距離太子港200公里遠的南部城市萊卡發生大規模騷亂,中國維和防暴隊奉命前往處置。當時,局勢混亂,聯海團營地數次遭到暴徒衝擊,營地圍墻被推倒。鐘薦勤與先遣分隊一同前往。在前往的路上,車隊遭遇了25道路障,在距離市區5公里的路段,車隊忽然遭到了武裝匪徒的槍擊,來接應的烏拉圭維和部隊裝甲車的車載機槍“突、突、突”地狂響起來,中國和尼日利亞防暴隊隊員立即還擊,一時間槍聲大作,硝煙在武裝匪徒藏匿的地方瀰漫。
經過激烈戰鬥,武裝匪徒見佔不到便宜便倉皇逃離現場。當時在裝甲車塔臺上警戒的鐘薦勤沒有躲避,而是上半身一直露在裝甲車塔臺上,拍攝了全部過程。
維和第四天女兒出生了,可永遠失去了未謀面的父親
鐘薦勤對妻子、對女兒充滿著無限的深情。
“我倆打電話時,他説準備要一個小孩,成功男人的背後需要一個幸福的家庭。我贊同。”潘宗衛回憶説,“去年6月,他從海地來信告訴我,他已經當爸爸了。我很為他高興,因為,我知道他特別喜歡小孩子,這是我們一起工作時悄悄發現的。他給孩子起了很多名字,還徵求我的意見。他告訴我,維和回來後,要將勳章送給妻子,軍功章送給孩子。”
“我打開QQ,看到此時鐘薦勤的QQ圖標是小熊的卡通圖標,個性簽名是miss bear。他在遙遠的大洋彼岸深深地思念著女兒,他給女兒取的小名叫‘小熊寶寶’,給女兒買的第一件禮物是‘三個小熊’。”
“鐘薦勤常説,瞧瞧你嫂子(鐘妻徐宏)就很好嘛。是的,從徐宏2009年11月16日寫給丈夫的文章《暖冬》就能讀懂他們的感情。文章敘述了徐宏熱烈期盼著丈夫歸來,她真摯地説‘寶寶依然熟睡,陽光明媚和煦,這是個暖冬……’”
2009年6月13日,鐘薦勤作為第八支維和警察防暴隊成員之一再次開赴海地。4天之後,他的女兒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出生了。2010年1月13日,在海地強烈地震中,鐘薦勤永別了出生僅210天從未謀面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