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有能力獨立進行火星探測

時間:2010-11-30 15:28   來源:大江網

  幾十次經久不息的掌聲,上千雙求知的眼睛。26日9時至11時,南昌理工學院108階梯教室變成了一個知識的海洋、一個智慧的家園。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嫦娥一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用生動風趣、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從中國及其他國家探月計劃、中國航太事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嫦娥一號”發射前後的故事等角度,給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上千聽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深空探測知識普及課。

葉培建在演講

饒煒回答學生提問

大學生紛紛圍住葉培建要簽名

嫦娥“遠嫁”月球與生活息息相關

  “人類為什麼要去開發空間?”報告一開始,葉培建就以發問的方式將現場聽眾帶入了神秘的太空世界。作為“嫦娥工程”的參與者,葉培建院士重點介紹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一期(繞月探測)的科學目標、工程目標,嫦娥一號衛星的基本情況、研製歷程和主要技術成就。

  葉培建説,“發展航太事業,不僅是對高位置資源、環境資源、能源及礦物資源、資訊資源探索的需要,這種探索能力更是國家綜合國力的表現,太空將成為繼陸地、海洋、空間之後,人類探索的第四生存空間。”

  “如果沒有衛星,我們就打不了電話,上不了網、汽車的GPS也不幹活,無法知道天氣變化……”葉培建隨後又直截了當地談起了我國航太衛星的重要意義。

  人們不禁要問,月亮離我們有38萬公里,為何我們要花這麼大力氣去探測月球?除去科學意義之外,探月工程究竟會給百姓的日常生活帶來哪些改變?葉培建將這些答案穿插在《嫦娥衛星與中國深空探測》的講座中,讓聽眾不經意地體味到科技的神奇魅力,並得知其與每個人的生活微妙相關。

  我國有望2013年獨立探測火星

  演講中,葉培建透露,我國不僅有無人探測月球的一系列計劃,還有希望在2013年對火星進行探測。

  據葉培建透露,中國已經確定的探月工程計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期工程為“繞”,二期工程為“落”,三期工程為“回”。已經發射的“嫦娥二號”衛星,將在距離月球100公里的軌道進行科學探測,併為“嫦娥三號”衛星的發射和著陸作準備。

  “‘嫦娥一號’成功發射,證明中國有能力獨立進行火星探測。”葉培建説,“嫦娥一號”已基本具備去火星的能力,“火星距地球的距離是月球的100倍。按照中國目前的航太技術,探測火星完全可以實現。”

  葉培建估計,獨立完成火星探測所需資金,將少於“嫦娥一號”的投資。如果國家儘快立項,最佳的發射時間應該在2013年,此時火星和地球距離最合適。如果錯過,下一個發射時機將在2016年。

  他與航太事業有不解之緣

  2010年10月1日,隨著“嫦娥二號”衛星的成功發射,面對扶搖直上的“嫦娥二號”,葉培建這位從幕後被推到公眾面前的中國航太人感慨地説:“人們不會忘記,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今,人類月球探測的腳步從未停止。這是中國對遙遠月球展開探測的重大進展,也是中國航太走向深空的重大進展。”

  據了解,高中畢業時,葉培建的各門功課都很優秀。在填寫大學志願時,他受父親的影響,分別填報了北京航空航太學院、南京航空航太學院,然而他卻意外地被浙江大學錄取了。然而,令葉培建沒有想到的是,畢業當年,他還是被分配去搞航太。葉培建風趣地説:“這是緣分!”

  1967年,畢業于浙大無線電係的葉培建,被分配到航太部衛星總裝廠任技術員。從此,與航太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78年,全國恢復研究生考試。葉培建憑藉紮實的理論功底,成功考取了瑞士的研究生。“那時絕大部分人都希望我去美國讀書,但我聽從了我國‘863’計劃倡議者、衛星研製的開創人之一楊嘉墀先生的建議,改學法語去瑞士學習。”1980年7月,葉培建遠赴瑞士納沙泰爾大學理學院微技術研究所留學深造。這為他日後研究航太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葉培建饒煒為本報題詞

  “《資訊日報》,哦,知道,知道……”當葉培建院士講學結束時,記者將今年10月8日刊發有《嫦娥二號軌道一次修正到位——多名航太專家為本報讀者解讀我國第二顆探月衛星》報道的報紙送到他的面前。葉培建院士拿著這份《資訊日報》,饒有興趣地看了起來。當看到他向記者介紹“嫦娥二號”的有關內容時,他看得很仔細,還用筆在文字下畫起了線條。

葉培建為本報題詞

  隨後,葉培建院士為本報欣然題詞——“傳播主流資訊,引導正確輿論”。此時,陪同葉培建來昌講學的“嫦娥二號”衛星副總設計師、江西籍老鄉饒煒也為本報題詞——祝家鄉《資訊日報》越辦越好!

  相關連結

  “嫦娥二號”副總設計師是南昌人

  “下面這個專業問題,我想請饒煒研究員來講解,他是嫦娥二號衛星的副總設計師,也是你們江西老鄉!”學術報告中途,葉培建院士的這句話,讓學術報告大廳響起了令人激動和驕傲的熱烈掌聲。

  記者了解到,隨葉培建院士同來昌講學的饒煒,是南昌人,從南昌二中畢業後考取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之後以他勤奮的學習,嚴謹的工作,卓著的成績,成功走上了中國航太科技之路,現為中國航空航太領域中青年骨幹專家。

  首席記者鐘金平、記者修傑淼、李甫華 實習生 范玉晨/文 首席記者袁徵/圖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