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兄弟田間算經濟賬:細説改革30年的生活變遷

時間:2008-04-22 08:5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雲南香格里拉4月21日電(記者 周雷)肖扎西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尼西鄉西木谷自然村的村委會主任,他仍然記得30年前自己用祖傳手藝做土陶,到其他的村子裏去換糧食的情景。

  “那時,你做的土陶有多大,能裝多少米,別人就給你多少米。”肖扎西説。20日當記者赴當地採訪時,肖扎西正在和家人種玉米,田野里正是果樹開花的日子,梨花帶雪掩映著山谷中的西木谷村。

  如今,尼西鄉的土陶已經成為香格里拉的名牌産品,純手工製成的尼西黑陶,造型古樸,器形雖生活化但不失藝術美感,吸引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尼西鄉旅遊,尼西鄉距離香格里拉縣城約28公里。

  “以前的生活和現在沒法相比,我們現在除了土陶生意,還賣一些尼西鄉的特産,比如尼西土雞、蘋果、馬鈴薯,在我們村42戶當中,最多的年收入達2萬多元,平均下來也有5000元。”肖扎西説。

  記者在尼西鄉的湯滿村和湯堆村採訪時,發現一個特殊現象:這裡不僅風景優美,藏式房也特別漂亮,三層的藏式庭院較多。這正是當地經濟生活改善的另一個標誌--財産性收入顯著增加。

  “我們一有錢,就投資蓋房子,把原來的土坯房改裝,然後請上大理劍川的木匠來做各種木工活,把房子修建一新,幾年累計下來,房子上面已經花了十多萬元了。”肖扎西説。

  在肖扎西兒子魯茸七林家,記者見到幾位劍川木匠正在他家的三層藏式建築裏修建經堂,作為藏族百姓最為重要的室內建築,劍川師傅正在雕龍畫鳳,把經堂裝飾一新。

  “經堂是最重要的房間,我們把很多工都投在這裡,我家從2003年開始修建這個三層藏式樓,現在也花了十多萬元了。這些錢都靠我們設在街口的旅遊小店,賣一些自産的土陶和土雞。”魯茸七林説。

  在肖扎西和魯茸七林父子倆看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當地的生活發生了許多變化,他們至今能記得自己村裏的許多“之最”。

  “1958年是最辛苦的時候,用土陶換青稞、馬鈴薯,口糧都不夠;1975年左右,村裏人的夢想最多是買輛自行車和手推車;1978年,村子逐漸有人富裕起來;1979年村裏有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機;1981年開始引進蘋果樹,發展到現在的1400多棵,尼西蘋果變得遠近聞名;1986年,村裏有了第一台電視機;2001年旅遊開始興盛,尼西鄉祖傳的土陶工藝開始復興,家家戶戶基本上都能做土陶;2007年,西木谷村的老房子只剩下3家,其他都得到翻蓋和重修……”肖扎西如數家珍。

  肖扎西説,自己的田地旁就是村子裏的西龜神山,是屬於整個村的神山,每天早上村裏的人都要到神山腳下煨桑燒香,每逢大年初一,全村人都會聚在一起,十分熱鬧。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