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2010年10月16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媽祖信俗”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海祭媽祖大典,在“媽祖故里”福建莆田湄洲島重現,兩岸媽祖宮廟負責人和當地數千名漁民,同海內外近萬名遊客參加了海祭大典,場面宏偉莊重,展現了媽祖信俗的獨特風采。中新社發 王東明 攝
中新網泉州1月20日電 (蘇巧鳳 孫虹)臺灣澎湖天后宮主任委員楊國夫帶著4名“制龜”高手到福建泉州,協助泉州天后宮製作3.5萬斤的大“米龜”。在20日的採訪中,他透露,祖籍福建泉州的他,正和家族中的長老們商量回泉州尋根。
“托媽祖的福,讓澎湖天后宮尋到了祖廟泉州天后宮,也讓我開始了在泉州尋根的歷程。”楊國夫説,自己1990年第一次跨海來泉州天后宮做兩岸宗教交流時就有了尋根的願望,此後率媽祖信眾到泉州天后宮進香、接待泉州媽祖回訪澎湖、製作“米龜”為兩岸民眾祈福……在與泉州的密切交往中,尋找祖籍地的願望也愈發強烈。
澎湖與福建一衣帶水,澎湖民眾中絕大多數是福建移民。楊國夫介紹説,自己父親本姓鄭,是家中老幺,因為家裏困難,被送到楊家撫養,隨養父姓楊,經過多年努力,現在楊姓已經在漳州東山尋到了根,鄭姓尋根還在努力中。
“澎湖歷史上曾隸屬泉州府,80%澎湖民眾祖籍泉州,據族中老人們介紹,鄭姓的祖輩也正是從泉州渡海到澎湖。”楊國夫説,自己多年來一邊致力於泉彭兩地宗教交流,一邊努力尋根,但是由於資料缺失,祖輩漸漸離開人世,尋根的線索一斷再斷。
“我們現在正舉全族之力,發動親友幫忙尋找資料,未來可能以整個宗親的名義組團到泉州尋根。”楊國夫表示,等資料蒐集完整後,宗族還可能委託國臺辦幫忙尋根。
也正是基於對家鄉的熱愛,楊國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泉彭兩地民間交流,2002年7月24日,他帶領澎湖天后宮進香團通過臺灣海峽直航泉州,開啟了海峽兩岸“小三通”宗教直航的“破冰”之旅,打開了泉澎兩地文化交流的新局面。
楊國夫不但見證了兩岸民俗文化交流發展歷程,也大力推廣泉州乃至閩南傳統文化,此次受邀來泉州製作大“米龜”,就是希望通過活動將“乞龜”這種源自泉州、發展在澎湖的元宵民俗活動發揚光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