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方家論道漢字藝術

2016年09月30日 08:08:0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穿越千年,李白的詩句在貴陽孔學堂迴響;300年前,貴陽花溪人周鐘瑄到臺灣任諸羅縣(今嘉義縣)知縣,至今仍然被人樂道。對於9月26日至28日在貴陽參加兩岸漢字藝術節的兩岸藝術家來説,這些詩詞佳話,都以漢字承載,漢字是海峽兩岸最大的緣分、共有的“祖産”,傳承漢字之美是共同的擔當。

  漢字美在哪

  藝術節上,兩岸藝術家最大的共識是:世界範圍內,唯有一種文字能成為藝術,那就是漢字,漢字書法是中國標誌性的藝術。

  臺灣書法家杜忠誥在研討會上説,書法融符號、氣韻與遊戲為一體,具有文學性、哲學性、藝術性。毛筆觸紙的瞬間有“氣”,墨暈紙上有“韻”,這個過程承載著中國傳統哲學儒釋道的內涵。道無止境,藝無止境;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依仁、成藝、成德,這是“仁書”的理論基礎。“唯有身心康濟、理事圓通的仁者,方能寫出‘仁書’”。記者理解,這大概就是“字如其人”的神秘所在。

  臺灣書法家陳坤一説,漢字的書寫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當實用性被複印、電腦、印刷技術替代,視覺藝術感也被聲光電衝擊,書法甚至書寫好像都沒用了。實則無用者有大用,對孩子可以培養健全人格,對成人可以養身養心。

  藝術家個性鮮明,有共識也有分歧。兩岸學者關於漢字藝術的分歧之一還是老話題:繁簡的美醜。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用圖表表示,現在大陸使用的簡化字,始見於先秦的49字、見於秦漢的62字、見於隋唐的31字、見於元代的72字……始見於1949年後的只有1字。他認為,漢字在實際使用中一直簡化,他舉例在看敦煌的經卷時,總看到兩個摞在一起的草字頭,不知何字,看多了才明白,這是抄經者將其代替“菩薩”二字了。田青認為兩岸兩根同源,繁簡並非不能對話,識繁用簡、識簡書繁都可,“你不喜歡可以不寫。”現在臺灣又吹“去中國化”之風,“漢字都要成外國字了,兩岸學者擱置繁簡爭議,先共用(漢字)其榮,共擔(漢字)其責吧。”

  參透書法的迷惘

  當實驗性、先鋒性的藝術概念進入書法,書法從書寫方式到內容、材料都發生了變化,這是創新還是標新?是拓展了書法藝術的現代空間還是背叛了書法藝術?兩岸書法家在藝術節上碰撞交鋒。臺灣書法家黃智陽做的“臺灣實驗性書法”主題報告將碰撞推至高潮。黃智陽展示的實驗性書法作品,有流行語甚至方言,有國畫作為背景,有報紙粘貼其上,有傾斜交錯的線條但沒有字形……當場有書法家提問:“實驗性書法是什麼書法?”

  黃智陽答:“是正在進行時的,沒有定論的,探索式的,需要人們開放的態度。”有人點名在場的書法家講解自己的實驗性作品,有人發問:“如果離開了漢字,還是不是書法?”

  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呂品田觀點鮮明:“為追求視覺形式效果而解散間架結構、支離筆畫偏旁、全然不顧漢字的表意功能和表意符號結構,書法藝術不可取代的價值何在?”臺灣書法家杜忠誥很堅定:“離開漢字,可以是抽象藝術,但絕不是書法。”

  呂品田認為,規範缺失、法度紊亂是當前書壇存在的大問題。但也有書法家接受記者採訪時反問:“規範和法度不能令當代的書法超越前人,每個年代有自己的書法面貌,屬於20世紀、21世紀的書法面貌是什麼?這個答案不能從法度中找到。”

  書畫鑒定專家、臺灣大學教授傅申這樣説傳統與創新:傳統與實驗要並存,傳統是功力,實驗是時代性,功力不夠的實驗不耐玩味。今天的新是明天的舊,要時時創新,現在的書法如果和傳統一樣,不能超越。

  篆刻成就生活美學

  篆刻是漢字藝術的另一朵花。但是,還有人使用印章嗎?現代生活中篆刻還有用嗎?

  藝術節開辦面對全社會的文化講座,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院長駱芃芃在講座時展示的一些圖片卻令人驚覺:篆刻不遠,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建築、會標、包裝、郵票、電話卡、食具、茶壺、服裝……篆刻的印跡無所不在。駱芃芃説:“篆刻T恤,小夥兒背上蓋著一方紅印,浩然之氣,一股中國人的精氣神!在座的姑娘們如果將篆刻紋樣作為項鍊挂在胸前,也是很美的。”因為篆刻不僅是一枚“戳子”,可收件取錢,它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體現著中國人的人文追求,也因此成為“世遺”珍品。

  小小一枚印章,濃縮中國之美,漢字、詩詞、個性、情懷,盡在其中。在國際的視野裏,篆刻與古老的中國文明相連,它引起人們對書齋、畫軸、古琴、筆墨的想往;對於文化創意來説,它是設計的不竭源泉;對於當下的中國社會來説,它是文明的滋養。駱芃芃説:“當下我們衣食無憂,是不是還想生活得更好一點呢?這種好就是講究,講究就是精緻,就是追求生活美學。”

  生活美學有什麼用?駱芃芃分享了她的感動。她2008年在北京辦過一個篆刻展覽,以文人書齋的方式展示作品,展場有茶、花、魚缸,還有一排開放式書櫃擺放著書籍與拓片,註明“自由取閱,勿帶出展廳”。10天展覽下來,觀眾五行八作,清點書櫃,“沒少一片紙”,“這就是一個美的環境給人帶來的影響——凈化心靈,規範行為。”

  記者向駱芃芃提問:篆刻是小眾藝術,能否大眾化?駱芃芃答:篆刻是小眾的,因為這是高精尖的藝術。但要讓大眾會欣賞這門藝術,要改變過往將印屏挂一墻的展覽方式,用動態的、結合景觀和生活場景的方式展示篆刻之美,讓觀眾直觀到美,而且學習融入日常。駱芃芃介紹了多場篆刻展覽:文人書齋式、影壁墻式、木格花窗式、恭王府戶外式,就算你不懂字體、刀法、印材,也會被篆刻所營造的典雅之美所觸動。(記者 陳曉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