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安徽巢湖:力推淮軍文化 再續兩岸親情

2013年09月24日 16:09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煙波浩渺的安徽巢湖北岸,巢湖市正在對已有100多年曆史的淮軍總祠——昭忠祠進行翻修。待工程完工後,這裡不僅會再現淮軍的歷史風貌,也將成為海峽兩岸淮軍後人紀念先祖的場所。

  昭忠祠展淮軍“血染風采”

  記者24日來到巢湖中廟鎮,昭忠祠管理員楊華説,昭忠祠是由晚清重臣、合肥人李鴻章于1892年奏請清庭後建的,用以祭奠和紀念淮軍創建30年來陣亡的將士。

  走進昭忠祠這座巢湖地區最大的古建築,只見門廳和正殿古樸肅穆,保存完好,兩側的廂房則在重修。正殿內,“表獎忠勳”四字牌匾高懸,其下是淮軍最高統帥李鴻章與淮軍總設計師曾國藩的畫像。

  通過正殿墻上的一幅幅畫,人們可以得知:淮軍從13個營6500人起家,逐漸發展成為晚清的主要國防力量;李鴻章成立的北洋水師,主要力量也來自淮軍。江淮兒女抵禦外敵,在基隆、鎮南關、鎮海、黃海、威海衛等戰役中浴血奮戰的身影,每每令人難忘。

  楊華説,修復後的昭忠祠將展示為國捐軀將士的事跡及淮軍的發展史。

  海峽兩岸學術交流頻繁

  “從內地走向沿海,從安徽走向全國,從傳統走向近代。”這是巢湖昭忠祠修復工程顧問、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研究員翁飛教授對淮軍的評價。

  翁飛説,臺灣方面很重視劉銘傳和淮軍,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非常多,“這與當時淮軍抗日抗法保臺的歷史功績是分不開的”。曾入淮軍的劉銘傳是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也被稱為“臺灣的近代化之父”。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父連橫曾評價劉銘傳“溯其功業,足與臺灣不朽矣”。

  翁飛説,淮軍的“新舊交替、西學東漸所留下來的文化烙印”,也是如今學者研究晚清的珍貴資料。據其介紹,1995年,皖臺共同舉辦“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逝世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1998年,安徽學者受邀去臺灣訪問,參觀了基隆炮臺,二二八公園,銘傳大學等地,“記得我們當時去淮軍將士的墓地參觀,現場很震撼,也很讓人感動”;2012年,安徽肥西縣的劉銘傳故居被增設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翁飛説:“這也是內陸省份唯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據翁飛介紹,今年10月底,劉銘傳故居還將再次邀請臺灣學者前來參觀、交流。

  打造淮軍文化旅遊圈

  “待到巢湖昭忠祠修復完畢後,我們會邀請一些淮軍後人過來祭拜。”巢湖市文物管理所所長劉小剛説,目前已聯繫到近百位淮軍後人。

  在傳承淮軍文化的同時,安徽有關部門已著手制定淮軍文化旅遊的方案,打造中國淮軍文化旅遊品牌。

  翁飛説:“淮軍文化的根就在合肥,因此淮軍文化也是安徽發展旅遊業很好的資源。”據翁飛介紹,在合肥周邊,還有許多淮軍舊址、遺跡,不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軍事價值和建築藝術鑒賞價值,也形成一個淮軍文化旅遊圈。如巢湖中廟鎮的淮軍昭忠祠、李文公祠;合肥磨店是李鴻章的出生地,而位於合肥市步行街的李府則是其發達榮貴處,現李府內也陳列了許多淮軍將士用過的兵器等實物;在合肥西邊的大潛山、周公山和紫蓬山,則分別是淮軍名將劉銘傳、唐定奎、張樹聲和周盛波等人的故鄉;還有廬江縣的吳長慶故居、武壯公祠、潘鼎新祠、劉秉璋墓。(作者 倪欣然)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