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余片1949年遷至臺灣的殷墟甲骨在庫房封存數十載後,開始被納入系統研究,相關成果將通過網路讓世人更好地感受商代文明和古老漢字文化的魅力。
27日,收藏這批甲骨的臺灣歷史博物館與長期專精甲骨文研究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簡稱“中研院史語所”)在此間簽約,雙方將進行合作整理與研究,內容製作照片、拓片和摹本;進行數字化採集後匯入“中研院史語所”的甲骨資料庫,並提供網路查詢;以彩色照片、拓片、摹本、釋文並陳方式出版專書;擇其精要舉辦專題展覽。
記者在簽約儀式上了解到,這批甲骨的“身世”極為特殊。1928年至1937年間,“史語所”在殷墟進行了15次科學發掘,共得甲骨約25000片。而同一時期,當時的河南省政府自行派員于1929年、1930年進行了2次挖掘,共得甲骨3000余片存于當時的河南博物館,後於1949年11月由重慶空運來臺,1956年撥交臺灣歷史博物館收藏迄今。
此外,臺灣歷史博物館還收藏有1972年由“中央圖書館”移撥的700余片甲骨。據館方介紹,兩批合計4000余片甲骨多數有字,但殘破碎弱,又礙于預算及人力,一直珍藏在庫房,未做系統研究。
在簽約現場,記者見到了著名甲骨學家董作賓之子董敏。1928年起,時任“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的董作賓曾8次主持或參與殷墟發掘。董敏對記者説,他父親曾看過這批甲骨中的一部分,還做了一些臨摹,並認為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如今,借助“史語所”累積的研究實力和經驗,相信這批甲骨能為甲骨文研究填補空白。
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副負責人洪孟啟説,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中華文明延續至今,作為中國人,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意識到責任重大。甲骨文是漢字的重要起源,這批甲骨的整理研究以及成果的數字化分享,將讓民眾尤其是下一代更好地體認自己的文化,增強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感。(記者陳鍵興 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