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多面手張鐵志推出了新書《時代正在改變》。他以一貫睿智、冷靜的筆調,評判現有政治、商業與文化權力,強調個人抗爭和參與對時代改變的作用。4日,記者對他進行了電郵專訪。他説,儘管如今兩岸交流頻繁,但是在很多大陸人心目中仍存在對臺灣社會“過度想像”的問題,不是拔高,就是貶低,而他主張實事求是。
張鐵志簡介
臺灣政治與文化評論人,樂評人。在臺灣、香港、大陸眾多媒體撰寫專欄,現任香港《號外》雜誌主編,著有《聲音與憤怒》、《時代的噪音》等。
記者劉功虎
傳統文化看臺灣?
“漢唐文化看日本,宋明文化看韓國,全部傳統文化看臺灣”的説法,在大陸人中很有些流行。
不少去過臺灣島的微博大V回家後,都喜歡奔相走告説,初看臺灣並不覺得怎麼樣,臺北的高樓大廈甚至不如上海北京,不少地方破爛、鬆散、低矮,但是人如果呆久了,就會愛上那邊淳樸、從容、柔和的民風。人特好相處。
張鐵志説,作為臺灣人,他聽到這些溢美的讚譽有些不好意思。他介紹説,當年一度曾經很火的韓寒,就寫過一篇《太平洋的風》,在臺灣人之間流傳甚廣,文章大意是説,島上充溢了美好的人情味。
張鐵志因為太熟悉臺灣,對身邊生活反而感到很多厭惡和不滿。
他分析,對於許多大陸人來説,臺灣或許是保留了中華傳統文化,或者是保留了民國遺風。然而要説臺灣的民眾素質來自中華傳統文化可能只是一廂情願。説到底,傳統文化是什麼,可能只是一種迷思。
張鐵志介紹,過去臺灣民眾去公務機關辦事,官僚都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公櫃檯高不可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新當選的臺北市長上任後,開始大力改革官僚文化,降低民眾與櫃檯的高度,臺北面貌才慢慢有所轉變。
現在,臺灣族群隔閡仍深,公民品德也有許多缺陷,張鐵志表示,那些去過臺灣的人,再久呆一段時間,該會有更深刻的體驗。
蔣經國是臺灣轉型“推手”?
部分大陸人,包括相當一部分知識分子,如今紛紛對“兩蔣”重新評價。有的評價將他們父子抬到了嚇人的歷史高度,新浪微博上甚至産生了一個數量不小的“國粉”群體(“國”是指“民國”)。張鐵志認為對“兩蔣”,尤其對“小蔣”蔣經國的評價要實事求是。
他指出,臺灣的80年代的確是一個顛簸的年代,而臺灣的轉型並非來自蔣經國的良善。小蔣曾是情報特務機關頭子,對社會反作用力的本能反應往往是壓制。那些刺殺他的人多沒有好下場。但是他這個人有一定反思能力,感情比較細膩,會對“敵人的恨意”産生震撼感,並有相當程度反思。但要説是他由上而下開啟甚至帶領臺灣轉型,那可能還有待歷史考證和爭論。我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既得利益者總是希望保有自己的特殊權力。
那麼,臺灣的確在小蔣治理的晚期開始出現變化,具體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小蔣希望推動國民黨“黨國體制”本土化來化解統治危機,然而在這個過程中,臺灣的民間壓力超過了他的預期,社會精英與民眾結盟,爆發了越來越多社會運動,讓他在考慮容忍成本和壓製成本的相對大小後覺得後者可能無效。再加上他個人身體健康惡化,臺灣外交日益孤立等因素,他只好做出開放的決定。
歷史充滿了偶然,人在很多時候是見招拆招,事後人為拔高,既不符合歷史真相,也不符合人性規律。
臺灣很亂?
在大陸,更多的人們對臺灣有著另一種“想像”,那就是那裏很亂,人説話都娘娘腔,議員愛打架,把女議員的裙子都撕破了,襲胸,斯文掃地。
張鐵志認為,産生這種想像的人們多半並不真正了解臺灣,其認知載體是電視、報紙和網路。新聞媒體天然有趕逐熱點、停留於事件表面的特點,且往往有將個案放大化的傾向。我們要多多運用“縱比”的視角看問題,臺灣今天的亂象比之當年戒嚴令之下的沉默,要好多了。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