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9日刊載臺北市旅遊作家葉志輝的投稿文章,文章指出,兩岸的交流越來越多,但是有一些細節不注意的話,會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文章摘編如下:
隨著兩岸關係的進展,目前在大陸的臺灣人數量早已超過百萬,這群臺灣人融入當地,也交往了許多大陸各地的好朋友,雙方不會刻意有什麼無謂的政治聯想,人與人的交往簡單而自然。
不過,很多時候一些不經意的説話方式,卻可能傷害到彼此而不自知,比如聊到美食時説,“你們上海做菜,鹽跟油下好重,我們臺灣比較清淡”或是聊到交通狀況,“你們地鐵好擁擠喔,我們臺灣還是有秩序些”等。前陣子有位交情很好的上海朋友終於主動的跟我説, 你可不可以不要常常用“你們上海”來説話啊?聽到這個“你們”讓人很不舒服,什麼你們我們的,這樣感覺變得好疏遠。
我很誠心的致歉並且解釋了一下,這裡用了你們我們僅僅是表達地域不同,並沒有刻意去區分的意思,就像偶爾大陸人也會用類似“你們北京”、“你們東北”的概念。只不過遇到了臺灣,感覺就會特別被放大,彷彿我們是刻意比較並且強調臺灣比較好,於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難免讓大陸朋友聽了不舒服。
我回家後特別的反省了一下,確實就像當年在臺灣時有鄰居會説“你們哪哪人餃子做的真好吃”之類的,聽在耳裏會有些見外的感覺。 所以與大陸當地朋友交流時,確實也該特別注意一下,才不致把關係疏遠了。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