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談愛情,説網路 海辯賽九年讓兩岸學子越辯越近

2010年07月26日 10:2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時令大暑,赤日炎炎。在福州舉行的第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現場亦掀起滾滾熱浪。23日至25日,來自兩岸的16支高校代表隊在榕展開唇槍舌劍(下圖),辯題從常議常新的愛情本質,到沸沸颺颺的網路文學,再到兩岸共同關注的高等教育等,涉及人文、社會、教育等多個領域。雙方辯手針鋒相對,你來我往,觀眾時而因辯手機智幽默的表現笑成一團,時而為勢均力敵的局面起勁鼓掌,比賽不斷掀起高潮。

  “愛情到底是理想的還是現實的?”預賽的辯論由此展開,這樣的題目貼近年輕人的生活,也有了很多切身體會作為例證的自如闡發。正方的大陸代表隊呼籲人們在功利社會中撥開物質的迷霧,還愛情理想的內核和本質的美好;反方的臺灣代表隊則認為愛情不是不計回報的付出,也要考慮現實的回報。復賽時關於網路的發展對文學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的問題,辯論起來更是機鋒四起,很有看頭。網路放大了網路作者的功利性,放大了讀者的惰性,排擠了讀者的閱讀時間,但網路也讓文學更多元,讓文學與讀者的接觸更親密,讓文學的評論更深刻,真是“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

  決賽論辯的是“一流大學教師品質與生源品質孰輕孰重”。“這本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主要是為了考量答辯過程中雙方的邏輯、機變、思想深度和自圓其説的能力,體現他們的智慧、激情與風采。”大賽評委、臺灣財團法人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黃怡騰説。臺灣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副教授蕭宏金對兩岸大學生辯論賽這種交流方式十分讚許,“通過對一個共同關心的話題的辯論,能積累知識,激發思考,碰出火花,從中體現彼此的世界觀、價值觀,一場三四十分鐘的辯論賽是加速加深兩岸大學生相互了解的好平臺、好機會。”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教授李楯希望兩岸大學生在辯論中要學會傾聽,以理服人,切忌以勢壓人,以聲震人,通過比賽相互學習切磋,在修養和學養上不斷獲得提升。

  本次辯論賽中有不少兩岸代表隊是首次參賽,辯手幾乎都是新面孔。首次來大陸參賽的臺北大學辯手林庭萱説,在臺灣還從未見識過這樣大的比賽場面,心裏很緊張,但能與大陸學生切磋交流,對自己的成長一定大有幫助。臺灣師範大學的黃書鬱作為反方一辯在臺上發揮出色,在她看來,大陸的辯手們知識儲備豐厚,他們善於引經據典,條理明晰,技巧圓熟,在臺上字正腔圓,很有優勢。而西安交通大學的江劉瑋則佩服臺灣選手機敏靈活的應變的能力,“他們的辯論風格很親切,語言生動活潑,長于自由發揮,能將身邊小故事信手拈來為己所用,常出妙語,令人嘆服。”所謂“不打不相識”,賽場之外,吃住在一塊的兩岸的大學生將辯論的餘興延續,他們往往因對方的精彩表現而惺惺相惜,最後成為朋友,相互學習,徹夜交談,結伴遊逛等。

  通過一場場激烈的唇槍舌劍,兩岸大學生不斷地發現雙方的“異”與“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播下友誼的種子。這種子正是比賽更深一層的意義,它必將隨著一屆屆辯論賽的成功舉辦而生根發芽。 (記者 林娟)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