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黃河大合唱》20年前在臺首演:改動三處歌詞

2009年09月21日 10:0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上海九月十九日電 題:《黃河大合唱》臺灣首演二十載 “月老”杜黑感懷今昔

  作者 鄒瑞玥

  十九日晚,萬人同歌“黃水奔流向東方,河流萬里長”的歌聲將在上海唱響,上億觀眾通過黃河流域多家電視媒體直播,將品味《黃河大合唱》的磅薄氣勢及其承載艱難困苦與光榮夢想的意象。二十年前將《黃河大合唱》引入臺灣上演的音樂人、臺灣愛樂文教基金會藝術總監杜黑,應邀來滬參與此次為紀念《黃河大合唱》問世七十週年而舉行的盛事。

  杜黑十八日在此間接受採訪,回憶起當年《黃河大合唱》在臺“解禁”前後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不由感慨萬端。

  “楞小子”欲借“黃河”總譜

  祖籍遼寧的杜黑,幼時就喜歡聽《黃河大合唱》。十歲跟隨父親到臺灣,後來成為一名音樂人。在一九八五年香港紀念冼星海逝世四十年、歷時十四天的“黃河”音樂節上,《黃河大合唱》再次深深震撼了他。

  杜黑記得,因政治原因,多部抗戰時期的著名音樂作品曾在臺灣禁演四十多年,而島內不少音樂人認為這些抗戰歌曲的藝術價值很高,希望解禁。《黃河大合唱》因其極高的知名度,成為這批作品在臺解禁的首選。

  “一九八八年,《黃河頌》、《黃水謠》兩個樂章先解禁了,但我們希望能在臺灣上演完整版的《黃河大合唱》。”當時杜黑聽了各種版本的錄音,傾心於中央樂團的版本,就聯繫大陸著名指揮家李德倫,輾轉到了北京,向《黃河大合唱》的指揮嚴良堃先生借樂譜。

  杜黑至今還記得嚴良堃先生驚奇的模樣:“他當時一定在想,哪冒出來的楞小子,開口就要借《黃河大合唱》的曲譜?”

  改動三處歌詞後“放行”

  “當時他(嚴良堃)覺得把《黃河大合唱》搬去臺灣演出,簡直是天方夜譚,但他還是答應把總譜影印給我。”後來,譜子由嚴良堃寄到廣州,輾轉經香港到臺北。隨著總譜到手,在臺灣關於是否演出《黃河大合唱》的爭論愈加白熱化。

  “新聞局始終説曲子有問題。我説,裏面哪一個音是‘共産黨’,你給我指出來!”説到此,杜黑大笑。到後來,時任中國國民黨辦公廳主任的宋楚瑜出面説話,改動了歌詞中的三個地方:“新中國已經破曉”改成“全中國已經破曉”,“太行山上打遊擊”改成“大家齊心打遊擊”,“全世界的勞動人民”改成“全世界受苦的人們”。

  直到正式演出的前一晚,准許演出完整版的批文才送到樂團手上。曾參與《黃河大合唱》臺灣首演的合唱團成員陳逢淼回憶:“演出很火爆,臺下座無虛席,很多老兵哭得泣不成聲。”

  第二年,這樣的感人場景又一次發生在臺北合唱團樂團與中央樂團在上海首次合作《黃河大合唱》的演出中。“大陸音樂家激動得淚流滿面,難以置信四十年後能看到這樣的合作場面。”杜黑説,“臺灣首演後我們把帶子寄給嚴良堃先生,他看後激動地到處給朋友打電話,讓他們來看,始終覺得不可思議”。

  如今,《黃河大合唱》在臺灣還在以一兩年一次的頻率登上舞臺。杜黑説,一些臺灣學校也會選擇其中的樂章來授課。“將問題濃縮至音樂本身來討論,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在杜黑看來,《黃河大合唱》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和足以代表中國藝術成就的音樂史詩。此次,他將以嘉賓身份參加本次萬人大合唱。“如此規模盛大的合唱我也是第一次聽到,所以一定要來感受一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