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閩臺職教合作漸入佳境

2009年06月09日 10:2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前,經福建省教育廳審核通過,福建資訊職業技術學院等13所項目院校將牽手臺灣院校,聯合培養海西主導産業及臺資企業緊缺的高技能人才。該項目採取“校校企”和“分段對接”形式,其中閩江學院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的聯合培養人才項目,是唯一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項目。

   以學分互認推動學歷互認

   閩江學院教務處副處長蔡文榮説, “分段對接”即“三加一”雙校園學習模式,學生在四年學習期間,第三年到臺灣合作大學學習一年。學生在臺期間,將以接受專業應用水準的培養與訓練為重點,採取學分制的管理辦法。閩江學院將與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在工商管理、金融學、藝術設計等專業上開展合作。學生完成學業後將獲得閩江學院頒發的學歷及學位證書,取得臺灣院校的課程證書。

   目前,福建省院校和臺灣院校之間的交流合作不斷升溫。海峽兩岸職業教育合作交流中心副主任孫芳仲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今年秋季,福建省將選派福建農林大學、福建師大等14所院校的200名本、專科學生,赴臺灣大學研習一年,這將是大陸學生首次大規模赴臺讀書。閩臺高職聯合培養人才項目的13所院校,今年首批招收普通高考學生將多達3000名,僅閩江學院就將招收320名。

   為力求對臺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試,我省于去年10月出臺相關意見,明確提出支援我省高校與臺灣院校首先在相互承認學分、共同研討課程品質標準、互相開放教學資源、共建聯合實驗室與科研平臺、共同申請課題等方面進行合作。

   業內人士認為,福建部分高校在與臺灣對口院校開展校際交流的框架下,採取“項目帶動”等戰略,以加強教學科研的雙向合作、師生的雙向交流為主要內容,以學分互認推動學歷互認為重點,擴大了閩臺高職和臺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規模,並將為兩岸學歷銜接和互認奠定基礎。

   有利培養高級技工人才

   蔡文榮説,根據雙方聯合製訂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程對接辦法,學校引進臺灣高校的優質課程將達到專業課程的50%;部分專業課程由臺灣院校的教師擔任教學工作,其所佔比例將是專業課師資的40%。引進臺灣高校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項目實訓等方面的全真教學模式,學生可共用雙方電子圖書資料等相關資訊。學生在臺學習期間,還將被安排到臺灣相關企業見習。學校將與相關企業合作進行“頂崗實施”和“訂單式”培養人才。

   “技職教育”是臺灣教育的“三條高速通道”之一。近年來,加強閩臺職教交流合作,無疑將有助於緩解我省高級技工緊缺難題。

   福建作為紡織服裝産業大省,目前紡織服裝專業人才比較緊缺,造成産品産值比重不高,産品競爭力缺乏後勁。對此,閩江學院紡織服裝研究所所長、紡織服裝技術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東生認為,實踐大學是臺灣一流的服裝設計大學,閩江學院“這次與實踐大學合作,將開設時尚攻關與企業、展演服裝設計等大陸開得少、臺灣較先進的專業課程,兩校強強聯合培養人才,推動我省紡織服裝業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的新形勢下,兩岸教育交流迎來了更多機遇。在職教方面,臺灣有很多很好的職教資源,如師資、經驗等,而大陸有廣闊的生源市場等,兩岸可取長補短,實施閩臺高職聯合培養人才項目,閩臺教育資源可互補互利。

   有助提高職教辦學層次

   目前,臺灣高等教育已經形成從中等、專科到本科,甚至碩士及博士階段的完整的職教體系,而當前大陸的職業教育發展基本上僅到大專層次。駐閩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認為:“提升辦學層次和促進內涵發展是今後職教發展的基本方向,臺灣職校同時培養碩士、博士,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他建議,建立合理的職業教育層次結構,重點專業可有學士、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深造。

   此次閩江學院與臺灣高校合作的專業領域,既是本校最具優勢的專業,也是臺灣合作大學的強項,合作大學均具有碩士或博士點。閩江學院黨委書記陳永正表示,閩江學院率先與臺灣聯手開展本科層次“分段對接”聯合培養人才項目,就是希望能在發展應用型本科教育方面作出有益的實踐探索,培養更多的緊缺應用型高級人才,為海西建設提供智力和技術支援。

   業內人士認為,閩江學院率先與臺灣高校聯合涉足本科學歷教育,引進臺灣高校以及臺資企業的優質資源,有利於促進我省高職教育的內涵建設,提高辦學層次,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創新閩臺教育合作模式搭建有效平臺。(記者 李珂)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