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11月28日北京消息 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問到,日本佔領臺灣時期,曾向臺灣民眾發售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付給日本政府的馬克債券,目前臺灣約有3萬個家庭持有這些債券。臺灣民眾多年要求日本政府兌本付息無果,現在轉而向大陸方面求助。大陸方面是否已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的問題,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新聞局副局長范麗青做了回答。
范麗青表示,祖國大陸方面一直致力於維護臺灣同胞正當的、合法的權益,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范麗青説,據了解,馬克債券問題源於上世紀20年代。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政府為籌集賑災資金,曾在其霸佔的中國臺灣地區強行發售一戰後從德國獲得的馬克債券,50年後兌付本息。二戰結束後,持有馬克債券的臺灣民眾一直要求日本政府如約兌換,但始終未得到妥善處理。2004年2月,中國外交部官員曾向日駐華使館表明中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
范麗青介紹,近日,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官員約見日本外務省官員,再次就臺灣民眾要求日本政府兌換德國馬克債券問題表明立場。中國外交部官員指出,馬克債券問題屬於一般性債務償還問題,日本政府有責任、有義務償還這筆債務。這些債券數量較大,直接涉及中國臺灣數十萬民眾的切身利益,希望日本政府認真對待、儘快妥善解決該問題。 (季水)
[ 責任編輯:李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