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減排目標讓人非常失望
廣州日報哥本哈根訊(特派記者方利平、吳倩) 當地時間8日下午5時,在哥本哈根會議中心的中國新聞與交流中心,中國代表團首席代表、副團長、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蘇偉舉行了媒體吹風會。這是會議召開2天來中國代表團的第二次吹風會。由於緊張的談判,蘇偉被迫推遲10分鐘才趕到會場。
蘇偉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單位GDP碳減排40%,這是國內目標,而歐盟將他們應承擔的國際義務跟發展中國家的內部目標相比,這是不厚道的。
中國的減排目標完全符合《公約》原則
蘇偉指出,中國提出“單位GDP碳減排40%”的目標完全符合《公約》的原則,也體現了巴厘路線圖的要求。《公約》(包括《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要求是不同的。《公約》明確要求發達國家締約方要率先大幅度地減少排放,這是各國都同意的。《京都議定書》則進一步提出了“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
蘇偉稱,氣候變化問題是過去200年的發展過程中,由於發達國家的排放造成的。《公約》要求發展中國家做的就是盡可能採取措施減排。中國2007年已經發佈國家方案,不久前又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減排40%”的目標。歐盟代表在發佈會上所提的中國目標與他們的義務是不具備可比性的。對於歐盟來講,五年總共減排8%,現在歐盟又提出20%的目標,還不是國際承諾,這讓人感到非常失望。
又訊 在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表示,西方國家要求中國提高減排目標是不科學的。他指出,要求中國在工業化的過程當中承擔更多的減排義務顯然是不合理的。
蘇偉如是説
全球每人平均兩美元 可能不夠買棺材板
大氣的空間和資源是非常有限的,並不是説有錢就能買到排放的空間和資源。這也就是為什麼發展中國家一再強調“發達國家要量化減排指標”。對未來的空間,發達國家就不要再佔了。
在資金和技術轉讓方面,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寄予厚望,發達國家也説拿出錢資助發展中國家,如歐盟説2012年每年提供1000億歐元。根據巴厘行動計劃要求,要在2012年前加強公約的實施,2012年以後也要加強公約的實施。
發達國家説要表達積極態度,在2012年前拿出100億美元資金支援發展中國家,100億美元聽起來很多,其實全球每人平均也就是不到兩美元。在丹麥,兩美元還不夠買咖啡的。因為咖啡和棺材板的發音在英文中非常相近,也許是我聽力不好,我同事説,兩美元可能還不夠買棺材板呢。
大會談判4焦點
《京都議定書》還要不要
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表示,本次大會談判需要解決四大焦點問題,首先,發展中國家堅持《公約》和《議定書》雙軌談判,發達國家主張單軌制,拋棄《京都議定書》。如果《京都議定書》取消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就不會有實質內容。
發達國家到底減排多少
其次,本次大會要確定發達國家2012年至2020年的中期減排目標是多少。因為根據《公約》和《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要率先大幅度減排。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強烈要求,會議一定要確定發達國家到底要減排多少。
“減排幫扶”如何來落實
第三,按照《公約》和《議定書》的要求,發達國家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額外、充足的資金和技術支援。直到今天發達國家並沒有作出實質性承諾和切實行動。“本次會議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發達國家開空頭支票”。
減排是否執行一個標準
第四,發達國家提出應討論發展中國家是否也要作出“可衡量、可報告、可核實”的減排承諾或行動(簡稱“三可”標準)。對此,中國明確表示要完全按照“巴厘路線圖”執行。因此,發展中國家自覺採取的減排行動,不必接受“三可”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