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高貴的“地王”在對卑微的保障房冷笑

時間:2009-10-30 14:31  來源:中國青年報

  記者從全國人大常委會一份權威報告中獲悉,在中央預算安排的重大公共投資項目中,保障性住房建設截至8月底僅完成投資394.9億元,完成率僅為23.6%。(新華網 10月28日)

  去年11月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出臺了應對金融危機的十項措施,並確定了到2010年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的計劃。其中,“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被排在首位。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曾這樣解讀: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一舉三得”,解決了低收入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平抑了高房價,又促進和拉動了經濟增長。

  如今,近一年時間過去,今年國家下達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全國共需投入1676億元,截至8月底,完成投資394.9億元,完成率為23.6%,佔總投資不到1/4,根本談不上一舉三得的效果了。

  保障性住房落實得極為緩慢,但中國房市高燒不退、異常火爆。從住房用地市場來看,2007年“地王”頻現的現象去年到今年再次出現,甚至國有企業加入了“地王”擁有者行列,最終推動房價一舉超越2007年的水準。被百姓深惡痛絕的“土地財政”愈演愈烈。從住房市場來説,開發商幾乎是使出渾身解數忽悠百姓;投資特別是投機需求興風作浪;可憐的居住型需求只能望房興嘆。一些地方政府以救市為藉口,明目張膽地出臺許多完全背離房市基本面的所謂救樓市政策,有些明顯是鼓勵投資、縱容投機的措施。結果一線城市房價直線上升,泡沫再次被吹大,金融風險凸顯。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展緩慢與商品房市場的熱鬧、“地王”的不斷涌現、房價的直線上升,形成了鮮明反差。我不禁要問,一些地方政府經常把中央要求的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挂在嘴上,為何一落實起來就出了問題?一遇到實實在在的具體民生項目,建設為什麼就落實不下去呢?

  地方政府之所以縱容商品房市場放任自流,是因為在這個市場中有油水可撈。樓市繁榮哪怕是虛假泡沫,對GDP的貢獻率卻非常高、非常快。這比起踏踏實實發展第三産業,實實在在啟動消費來得容易得多。同時,房地産繁榮、高房價對地方政府的稅收貢獻率非常大。也不排除極個別地方官員與開發商結成特殊利益共同體,共同操縱出手救市,以達到共同謀取各自利益的骯髒目的。

  地方政府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既沒有GDP的快速增長,又斷了財源財路,而且還要自己出血。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全國共需投入1676億元,其中,中央投入493億元,佔29.45%;地方配套1183億元,佔70.6%,落實困難。原因在於,一些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和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準備不足。並且,對於極個別官員來説裏面的“油水”很少,還得罪了自己的親哥們兒——“開發商”。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報告説,保障性住房建設要把解決最困難群眾的住房問題放在優先位置,多“雪中送炭”,少“錦上添花”。這種道義勸説雖不可少,但中央必須有實實在在、強有力的制度性、懲罰性措施。很有必要對“進度緩慢”問題逐個排查並嚴肅處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度要與其他項目資金和財政資金掛鉤,對於進展緩慢的地方政府要在全國媒體予以曝光。(余豐慧)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