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早報記者 張穎 發自北京
美國高級外交官員終於首次就日本鳩山政府的東亞共同體構想公開表態。
負責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昨天在北京表示,目前亞洲地區的主導機制並不明確,但任何涉及到安全、經濟、商業的重要機制都不應該將美國拋置在外,“美國是一個活躍分子,我們會參與其中。”
相比東亞共同體這個區域概念,坎貝爾對“全球性的、包含了亞洲主要經濟體”的G20機制更加推崇。坎貝爾是從12日抵達北京開始對華訪問的,此前他剛到訪日本並與鳩山政府官員進行了會晤。
推崇G20甚于東亞共同體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曾在勝選後公開表示,東亞共同體不會排除美國和美元。但日本外相岡田克也上周卻公開建議,東亞共同體的參加國是中國、日本、韓國、東盟、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他更是直率表示東亞共同體不應包括美國。他説:“要是加上美國,那不就等於世界的一半都參與,這樣會很不像樣。讓美國自己搞自己的吧。”兩人這一截然相反的表態引發外界擔憂,媒體唯恐這會給日美同盟埋下定時炸彈。
坎貝爾昨天表示,亞洲地區有很多的合作機制,如亞太經合組織(APEC)、東亞峰會、東盟加三,現在又有了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美國有一些原則,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涉及到安全、經濟、商業的重要機制都不應該將美國拋在門外。”他説。對於鳩山的亞洲外交,坎貝爾表示,美國歡迎日本發展同中國與韓國更友好的關係,但日美同盟仍然是亞太安全的基石。
坎貝爾還透露,中方也向他表示,他們認為亞洲任何對話中都有美國的身影(參與)。“我們必須説,原因之一就是克林頓國務卿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如果你看一下東亞峰會,它的一個原則和唯一的要求就是,但凡希望參與的國家只要簽字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現在簽了。”
比起東亞共同體概念,坎貝爾更加推崇G20機制的全球性和重要性,他本人期望G8能夠有效地向G20過渡,期望G20機製成功。“亞洲會出現主導機制,是APEC,還是東亞峰會,還是其他,目前尚不明確,”坎貝爾説,“但美國是一個活躍分子,我們會參與其中。”
東盟歡迎美國加入
奧巴馬政府上臺後,在全球其他地區採取戰略收縮姿態,但在亞太地區卻異常活躍,7月時與東盟簽署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宣告“重返”東南亞。與美國的姿態相呼應,東盟一些國家出於制衡中國等地區強國的需要,也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參與表示歡迎。
東盟重要成員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10月7日出訪日本時,就東亞共同體概念強調,美國同亞太區域保持密切聯繫,符合本區域國家的利益,並有助促進本區域整體勢力的平衡。“我認為美國將在一段很長的時間內,在亞太區域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我們也相信這對本區域許多國家的利益而言,將起到建設性作用。”他説。
在與鳩山的會談中,李顯龍認為,對於本區域現有的幾個區域組織的合作架構,今後都有作出調整的必要,以確保它們無論如何都能保持開放,並促進同區域以外國家的聯繫。而從區域全盤勢力平衡的角度出發,美國的參與更是不可缺少。他表示,雖然美國除了亞太經合組織之外,並不是其他主要區域組織如東亞峰會或東盟加三等的成員,但是它自二戰結束以來已同一些亞太區域國家建立了正式的雙邊關係,並有了一定的基礎。
他指出,亞洲作為全球體系的一員,它的區域合作形態就必須是個“開放的區域主義”。“跨越太平洋兩岸的聯繫是非常重要的。美國扮演了重要角色,而歐洲也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夥伴。”李顯龍説。
印尼支援日本版“16國”方案
鳩山政府提出東亞共同體構想後,正積極對東盟國家展開外交攻勢,以期取得支援。
日本外相岡田克也從13日起開始訪問印尼,在會晤了印尼總統蘇西洛和外長哈桑後,印尼表示,東亞共同體不應局限于東盟加三(中日韓),還應該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在內。這無疑正中日本下懷,此前,日本媒體稱,中日就東亞共同體可能存在“13國”方案與“16國”方案之爭,中國傾向於東盟加三(中日韓),而日本希望拉親美的澳、新、印入內。
據日本媒體報道,岡田在會晤蘇西洛時表示,東亞共同體構想顯示了日本對亞洲的重視。哈桑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該構想表示“歡迎”,並指出東亞共同體應該像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3國在內的東亞峰會那樣“均衡而全面”,主張構築一個不限于東盟加三(中日韓)的新框架。
岡田也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在推進東亞共同體的過程中,印尼是重要夥伴。印尼在東盟中的影響力正在日益擴大。希望通過和印尼的合作促使構想具體化。” 印尼是東盟重要成員,東盟秘書處就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
此外,鳩山本人也打算出席23日在泰國華欣召開的東盟峰會和相關會議,推銷東亞共同體。本官房長官平野博文昨天表示,正在商討鳩山出席東盟有關會議事宜。至於執政三黨的國對委員長已決定於23日召集臨時國會,平野表示“如果鳩山確定出訪,那麼必須在不影響(國會)的情況下進行安排”,認為有必要調整出發時間。
除了日本以外,韓國總統李明博將於20日至25日訪問越南、柬埔寨、泰國,並出席東盟峰會系列會議,實踐其年初提出的“新亞洲外交構思”。